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许素芳
[导读]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的重要方面,而英语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刻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扩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逻辑、概括、批判和创新等思维品质。本文以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许素芳   福州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的重要方面,而英语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刻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扩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逻辑、概括、批判和创新等思维品质。本文以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53-0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而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战场和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取文本的基本信息,而且也思索文本深层次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都设计思维过程。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为了应试的需求,很多初中的英语教师往往过多关注基础字词的讲解,过分侧重语法,往往把阅读课上成为纯粹的语法课,这完全违背了阅读课的基本要求,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发展。英语教师一定要遵循“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评价、创新等能力,逐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语言的综合运用。本文将以一节部级优课为例,探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教材分析
        仁爱版八年Unit6 Topic 2 Section C是一篇关于游记的阅读课,本课主要是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感知如何描写游记。文本介绍Kangkang Michael以及刚到中国的Darren游玩天安门的经历,Darren与Kangkang他们在游玩过程中由于拥挤的人群而导致他们失散以及最终他们找到对方的经历;学生学习并掌握以“after,when,while,as,before,as soon 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以及如何在旅行期间保持安全和照顾他们的同龄人。教师以创造情境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掌握本课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语境,提升思维能力
        语言环境对教学效果有重大的影响。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立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设真实的语境,发展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体悟 the beauty of our country ,培养学生the sense of safety when traveling.
        (二) 抓住主线,培养思维品质
        在设计本课程时,作者注重通过深刻解读文本,揣摩作者写作意图,对学生德育教育。因此,在课堂开始,教师将其中一部分文本内容改编成视频,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不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文字学习,同时更能激起学生对旅游的热爱以及对游记要素(who,what when, where,how)的感知。在文本的解读上,作者抓住了以Darren 游玩天安门广场的经历作为时间的主线,以Darren在整个游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看到天安门广场的激动心情——迷路的焦虑沮丧的心情——找到同伴的高兴心情这一心情为另一条主线,通过让学生找出文本的两条主线来串联整堂课,学生抽象出文本隐含的意义,发展学生分析判断的思维品质。
        (三)搭建支架,发展思维品质
        整节课一开始让学生观看视频,感知游记的几大要素,为最后的写一篇游记做好准备。学生从文本阅读中提取场景有用的表达方式和目标语言,并通过操练,内化目标语言,课堂的大量的输入为最终语言和思维的输出做好铺垫,学生在一个个环节中不断发展概括,创新等思维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读前:引出话题,激活原有认知
        阅读前,教师重在引出话题,唤醒学生与阅读话题相关的原有认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支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学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和整合教材,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教师创造性地将文本里的一封 Bill写给 Darren邮件改编成视频,这在文本的处理上进行大胆的整合。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减少阅读量,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学生在欣赏美景美图的愉悦心情下感知了游记的几个要素—— who,when, where, what, how。
        2.教师创设了一个游玩九寨沟的情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新的词汇和关键短语,为阅读文本扫清语言障碍。
        3.通过文本提供的图片信息,让学生大胆预测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预测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二)读中:提出问题,训练思维能力
        1.略读,学生理清文本的脉络。快速阅读文本,给图片标序。通过学生的快速阅读,抓住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从浅层的信息入手,初始文本信息。学生通过初步阅读学习,发展推理的逻辑思维。
        2.跳读,找出文本的信息,完成判断正误,教师对阅读策略进行指导。学生通过跳读,对文本中列举的故事细节和主要情节进行判断,去伪存真,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细读,找出文本的两条主线——Darren的旅游经历以及Darren 在游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完成思维导图。
        Darren’s Experience
        Time Events Feelings
        After________________ Arrive at the parking lot Happy,excited
        As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Tian’an men _______________
        While________________ Step on his feet _______________
        When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s soon as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语境进行分类,此外,在提取,概括,分析和探索文本信息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开放,自信和合作,促进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读后:渗透情感,培养高阶思维
        读后的复述和讨论有助于学生在交流中提升思维,升华情感。教学在解读文本时,深挖其核心价值,提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扩大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引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将学生的思维从低价水平发展到高阶水准。
        1.复述课文,由于文本相对比较长,每个小组进行合作复述其中的一段。所有复述的句子都用上时间状语从句。复述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阶段,学生把阅读获取的信息通过思维处理和整理并且反馈出来。复述课文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提取文本信息,经过思维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输出信息,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2.小组讨论,利用文本的留白:当Darren走失时,康康和Michael他们又在干什么?他们心情又是怎样?
        学生体验不同的经历,表达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分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小组合作,以康康或者Michael的视角给开头所观看视频的Bill回信,介绍游玩天安门的经历,并且用上目标语言,完成本节课的输出。学生将阅读体验和自己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提取,处理和组织文本信息,重建文本语境和信息,并反复体验文本表达。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和思维的发展。
        四、小结
        本节课至少体现两个亮点:
        亮点1:认真研读文本信息,挖掘文本隐藏内容,充分利用文本信息学习语法知识。在教师一步步追问下,学生的思维达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都得到发展。
        亮点2:利用文本的一个空白,当Darren走丢时,Kangkang和Michael他们又是在做什么呢?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在老师的问题下,学生发散思维,小组讨论,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型,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依据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思维教学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教学中,在读前、读中和读后等不同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推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程晓堂.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
[3]陈则航,王蔷.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5).
[4]戴聪萍 .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策略[ J ] . 英语教师, 2017 ( 6 ):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