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方法创新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许建春
[导读] 在当前核心素雅培养的迫切要求下,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将是优化课堂质量的重要基础,英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满堂灌”的观念,基于学生更多参与课堂合作、探究的空间,进而为优化整体素质能力结构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水平。

许建春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天元初级中学  315325
【摘要】在当前核心素雅培养的迫切要求下,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将是优化课堂质量的重要基础,英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满堂灌”的观念,基于学生更多参与课堂合作、探究的空间,进而为优化整体素质能力结构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水平。
关健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90-01

        1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做好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而当前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合作、探究的空间,由此为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下将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方法创新的路径进行探究:
        2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方法创新
        2.1 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不同学生在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加强任务设置的层次性,使知识能力较低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获得自信,而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则有更好的技能提升平台。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任务是“一元化”,这使得一些英语应用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很难达到英语课程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对于比较浅显的问题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而不能因知识简单而忽视学生的提问,然后引导其他学生回答,而对学生较难的问题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



        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具有探究性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参加课堂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学生在设置的情景中将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而在思维上将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What’s the matter?》中,教师可以设置学生病人求医问诊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对话的方式,一方当医生,一方当病人,当医生说:What’s wrong with you?另一位同学可以通过将所学的相关于病情描述的英语表达出来,例如“I’ve got a cold. I’m not feeling well. Would you like to give me some advice?”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深对单元内容学习的印象,同时引导其将教材内容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表达中,为提升英语实践运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2.3 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参与习惯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优化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其中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入、调查比赛以及小组汇报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How do you get to shool?》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对所在年级学生的交通出现方式进行收集,以此更好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为达到活动开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而后在信息收集整合完成之后,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以此提升小组间的合作竞争的热情,为不断优化小组成员的能力发展提供良好平台。除此之外,利用英文的竞赛、游戏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比如说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通过对话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适时的帮助学生或者给学生出一些小难题,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理解。还可以举办一些英文歌曲大赛、课文朗读比赛等等,在竞争中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利用歌曲、电影、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得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
        2.4 因材施教,练习题分层
        学生对练习题的难度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优化知识结构,就必须做好课后练习题的分层工作,将练习题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探究题,其中 A级学生主要完成提高题和探究题, B级学生主要在完成提高题的基础上尝试做探究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对不同习题的适应性,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 C级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做基础题,加深理解基础题,然后再做提高题的练习,从而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将存在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契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就需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设置,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做好优化转型工作,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合作探究的平台,以此更好地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屈绍玲.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4):87-88.
[2]陶化山. 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