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若干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徐嵩
[导读] 在高中课程安排中,通用技术是学生学习的课程之一,在信息化告诉发展的今天,学生学好学科课程的同时,也必要掌握一定的信息通用技术,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站稳脚跟。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用技术也是人们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未来进去社会就业的基本需求。然而,在高中阶段教学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问题,如学科课程课时比重大,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等,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科学正

徐嵩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於潜中学  311311
【摘要】在高中课程安排中,通用技术是学生学习的课程之一,在信息化告诉发展的今天,学生学好学科课程的同时,也必要掌握一定的信息通用技术,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站稳脚跟。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用技术也是人们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未来进去社会就业的基本需求。然而,在高中阶段教学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问题,如学科课程课时比重大,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等,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科学正确的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的。针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若干问题的探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89-01

        引言:现阶段的通用技术教学中,师资队伍匮乏、教学配置不完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应试”下,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在升学考试教学中,而通用技术的教学则受到忽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需求。
        一、微课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新时代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信息化下的产物,微课的最主要的特征是视频短小,内容精悍。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化成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利资源,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微课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课前的预习、复习、教学过程等都可以将微课应用到当中。在高中的通用技术中,学习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技能,课堂质量的提高,课前的预习是必要的,老师在教授新课时,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学的大纲、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把不会的知识点勾画出来,上课教师再一一将解,由于通用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本教材的文字多、图片繁琐,涉及动手操作的知识点多,如果学生单面的阅读文字,可能还会面临看不懂的状况。基于这一现象,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提前把要上的新课在相关的网站上查找一些视频,然后可以把零碎的视频剪辑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视频,值得注意的是,微课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需要保持在五到七分钟。如学习“系统与设计”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把剪辑好的视频上拷贝到多媒体上,在课前的几分钟给学生播放,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看了就会一目了然,预习的效果也更加。此外,教师也可以建立微课电子平台,如雨课堂、腾讯会议、慕课等,通过这些电子平台,教师可以搭建一个班级群,把电子教案、课题等发送到班级群中。微课电子平台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生可以把教学的意见、观点等,通过弹幕、邮箱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


电子平台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如学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件上传到平台上,然后可以通过后台及时的观察监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规划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是否顺利进行教学的关键,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保障课堂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完整的设计好方案,如教学过程环节的时间安排、教学的方法手段等。在新课程普通高中里,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新时代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主张“以人为本”,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要有所创新,既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又要添加新元素,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在上技术与设计这门课程是,教师的教授方法不能是系统的传授“点线”结构的知识点,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仅仅局限在课本教材,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然后又拓展到与时代、生活想联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好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等,对每一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都做好科学的教学设计。
        三、设置问题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教学能够密切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教学规律,主要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启发性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回答完所有的问题,要做到指而不明,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流程的优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点,留下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根据班级上的人数,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化学习,相互交流讨论问题。关于这门课程,教师应该组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单面的了解理论知识,只有亲身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的体验到教学的价值。学校可以完善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资源。
        四、结束语
        在高中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从中受益,教师还应该根据问题的产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教学模式多样化。此外,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钟伟军.浅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 2018
[2]何大文.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