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鲁燕
[导读] 初中教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不断提升学生法治观念,约束学生行为正向发展的有效措施。故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人格魅力以及自我品德方面能够不断获得进步,这也是初中教师的责任之一。文中就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鲁燕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445000
【摘要】初中教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不断提升学生法治观念,约束学生行为正向发展的有效措施。故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人格魅力以及自我品德方面能够不断获得进步,这也是初中教师的责任之一。文中就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86-01

        引言
        在初中学习阶段为学生们引入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对道德常识以及国家律法能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行为,帮助其更好地成长。不过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落实来看,其中仍然有一些制约着教学顺利展开的因素,对于相关课程的教学成果存在着不利影响,故而教师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在法治与道德观念上能够进步得更快。
        一.要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教学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以更加放松的心态去面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法治与道德观念的提升会更有帮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学生们面前表现得更多的是严师的一面,与学生之间进行得更多的是关于课堂知识的沟通,以至于学生与教师之间总是存在一种距离感,学生不敢亲近教师,畏惧教师,甚至于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会不敢向教师请教,这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是极为不利的[1]。更何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如果与学生之间还是比较陌生的关系,自然教学效果不会好。
        初中教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态度,帮助构建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课堂中要注意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逐渐习惯于教师之间的轻松化交流。而在课后的时间里教师也要抽出时间与学生聊聊天,谈谈内心的想法,喜欢的东西等,通过这些课外话题的探讨来帮助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在有心事的时候能够更愿意向教师倾诉。初中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个性,喜好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一种平等的交流谈话态度,进而放下自身对教师的戒备,对教师所教导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会有更多的喜欢。



        二.要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交流
        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交流。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去积极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愿意将自己的认知与想法分享给自己的同学或者其他人,与其就道德或者法律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不断与他人进行相关知识探讨的过程中对于道德小知识或者法律要求就会有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在了解其之所以制定这样约束的原因之后,也能够对其有更好的遵守。
        再者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交流也是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很多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都是比较晦涩的,会有很多的理论,且因为文字的博大精深,这些理论也会有多个方向的理解。学生在与他人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反思到自己目前认知中的不足,并以对方的认知作为镜子来多自我认知进行完善,从而拥有更加辩证的思想,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能够更加理智地去处理,而不是触碰到道德或者法治的底线。教师通过学生的探讨也能够对学生的困惑有更清楚的了解,及时调整自我教学,促进教学水准的提升。
        三.要拓展课外教学活动
        初中道德法治的常规教学自然是讲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但这些知识无疑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从头到尾都只讲解这些内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降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兴趣的同时还会造成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因此要想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拓展一些课外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实际动手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更深的体会,并在丰富的活动中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比如说,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邀请一些校友或者其他社会人士来学校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的案例中了解道德的涵盖范围。再比如说学校还可以邀请公安或者律师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法律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法庭模拟或者警察抓捕活动的表演,提升学生的正义感。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进行法律小常识的问卷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其对于律法的熟悉与敬畏。通过这些拓展的课外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可以进步得更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习氛围,要鼓励学生积极对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还需要拓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帮助相关教学的质量可以变得更高。
参考文献:
[1]李陆柒. 关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8):25.
[2]丁美华.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0(9):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