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蔡佳骏
[导读] 语感既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古诗文的基础。但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或者采取的语感培养策略较为落后,这些情况阻碍了古诗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当首先对语感以及培养语感的作用有明确的认知,然后从文字解读、诗文朗诵、想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的方式增强语感培养活动的有效性。

蔡佳骏   苏州市平江新城实验小学校  215031
【摘要】语感既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古诗文的基础。但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或者采取的语感培养策略较为落后,这些情况阻碍了古诗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当首先对语感以及培养语感的作用有明确的认知,然后从文字解读、诗文朗诵、想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的方式增强语感培养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语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81-01

        新课改对小学古诗文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既在传统的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还应当得到语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利用语感对古诗文的节奏以及语言特征进行学习与理解。但许多教师并没有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语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于是在教学古诗文时常常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种情况下的古诗文教育质量自然不高[1-2]。对此,教师应当改变自我认知,积极探索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式。
        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语感培养的作用
        相较于白话文,古诗文的学习难度更大,其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古诗文的语言更加精炼、含蓄,常常以简短的字数表达众多内容,并且古人审美较为含蓄[3]。第二是古诗文提倡有感而发,所叙述的大部分都是古人的生活、思想,蕴藏着作者创作时刻的深厚情感,这些内容与现代生活与思想相差较大。总体而言,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需要解决理解字词、理解生活情感这两方面的难题,而这些难题恰好是小学生能力的局限处。但追根溯源,现行的语言文字是由古文演变而来,因此语感便成为了学生沟通现代文与古诗文的良好桥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吸收能力,即使是面对精炼含蓄的古诗文,学生也能突破文字现象,深入感知古文的内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2.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策略
        2.1在文字的解读过程中培养语感
        文字的解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文字解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促进学生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以古诗《暮江吟》为例,在这首诗的“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中,教材中对“铺”一字的注释是“散开、摆平”,在学生脑海中,这一句的翻译便是“一道快落山的太阳散开在水中”,这样的理解并不能让学生感知古诗文原本的意境[4]。对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象太阳散开、摆平在水中的情境,并尝试在纸上画出,在一分钟后,大部分学生画出的图片都是一轮圆圆的太阳飘在水中,这反映了学生的错误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播放一张动态图片,图片中“残阳已接近地平线,渲染出红彤彤的半片天空。江水缓缓流动,皱起众多波纹。紧贴地面的暖色阳光铺射在江面上,被波纹扰碎。”看到这样的图片,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古诗中的情境是这样的。


如此,学生们自然能够得到联想等能力的培养,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2.2在诗文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古人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方式,也是现代教师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通过传授给学生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文,教师能够让学生逐步代入古诗中,从韵律、文字等方面感知古诗文的真切内涵。
        以古诗《静夜思》为例,这首诗非常简单,节奏也非常明显。在教学完字词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文,尝试自主划分朗读的节奏。由于学生已了解古诗中字词的含义,所以学生很快能够以“2/3”的形式划分节奏。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慢慢朗读古诗文,并随着古诗文做出相应的动作。在学生们朗读和表演之后,教师再提问:同学们,刚刚你们表演了抬头、低头,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望”“思”两个动作,想一想怎么才能在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来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积极思考,很快有学生A认为“望”“思”二字要慢慢读,可以通过眯眼睛、皱眉头表现这两个字的意思[5]。在学生们依据学生A的理解进行反复诵读后,又有学生提出:在读后两句时要先大声后小声。教师可以帮助该学生解释其话中的含义,既前一句语调上扬,后一句语调低沉。通过引导学生表演、表达,教师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
        2.3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丰富的想象力是小学生特有的思维优势,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切入点。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诗文内容进行想象,并在学生想象之后辅以映照诗文的图片,帮助学生弥补思维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
        以古诗《山行》为例,这是一首精美的写景文章,在教学字词等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画画比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一幅画,以画体现诗文内容。学生可以先在小组中讨论作画的要点,然后再进行作画,画面内容可以不精致,重要的是与诗文相贴近[6]。在学生们作画完成后,教师通过手机拍照收集学生的作品,然后展示在多媒体上,然后逐句结合诗文对学生的画作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既可以通过引导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够通过逐句点评将想象与语言理解感知联系在一起,弥补学生思维以及发展学生语感。
        总结: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感对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大有裨益,不仅能够加快学生学习新古诗文的速度,还能够辅助学生深入感知古诗文中蕴含的寓意、思想与情感。作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语文教师,教师应当努力优化自我,基于古诗文教学的文字解读、诗文朗诵等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难度的古诗文打下更深厚的语感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慧.重视语感教学  增强学生思维[J].教育,2020(17):18.
[2]马延.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08):52-53.
[3]吉华.培养语感,促进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J].新课程导学,2020(03):92.
[4]俞月天.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探析[J].教育观察,2020,9(03):59-60.
[5]马向胜.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4.
[6]刘湧泉.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语感培养分析[J].教师,2018(27):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