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周玥
[导读] 在教师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幼儿的全面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但是很多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都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而受伤,因此,在教师进行幼儿的教育教学时,必须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周玥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中心幼儿园  641005
【摘要】在教师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幼儿的全面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但是很多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都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而受伤,因此,在教师进行幼儿的教育教学时,必须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179-01

        引言:在人的幼儿时期就针对人类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指导,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幼儿健康体育运动理念的发展。但是在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安全意识不到位而受伤,因此,教师必须在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一、针对幼儿园的活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划分
        在幼儿园中,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针对幼儿园的活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并避免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伤害。首先,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喜好做依据来进行活动区域的划分,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器材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划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幼儿的活动爱好得到满足,也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运动器械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1]。
        例如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划分左侧的区域是幼儿进行踢毽子活动的区域,中间的区域是幼儿追逐玩闹的区域,右边的区域是幼儿玩各种运动器械的区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幼儿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教师还可以针对体育安全问题进行一些游戏活动的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模仿操,慢跑等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幼儿来说,难度适中,较为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可玩性,不仅能够使幼儿积极地参与进运动当中,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地提升了幼儿人身保护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在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地引导
        (一)制定合理的前期规划
        在幼儿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安全问题进行把握。因此,在进行活动的开展前,教师必须针对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进行安全规则的制定,并且为幼儿进行安全规则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能够了解在进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规则,并针对这些规则进行遵守。
        例如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老鹰捉小鸡”的体育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安全规则的制定,为了保证幼儿对于安全规则,能够有一定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顺口溜和童谣的方式为幼儿进行讲解。


例如教师可以代领幼儿编儿歌:“小朋友,爱游戏,做游戏,不推搡,团结互助最可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这些儿歌相对于普通的安全规定而言更加易于幼儿接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逐渐加强幼儿安全意识[2]。
        (二)针对幼儿活动的场地进行检查
        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之前,首先需要针对幼儿活动的场地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的方式,避免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在幼儿进行跷跷板的玩耍时,一名幼儿的手受伤了,教师对幼儿手受伤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跷跷板上的一块铁皮翘了起来,幼儿在进行玩耍时,不慎将手按在了那块铁皮上,导致幼儿的手掌被划破。如果教师在带领幼儿玩耍时,提前针对跷跷板进行了检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教师在带领幼儿玩耍时,也可以告诉幼儿,首先要针对活动区域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就及时向老师报告,由教师来进行处理。在幼儿进行报告的时候,教师可以奖励幼儿小红花或是进行口头表扬,使幼儿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正向的反馈,逐渐养成在进行活动之前,首先需要针对活动场地进行检查的习惯。
        三、增强针对幼儿的安全常识教育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他们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对于很多危险的事情,没有相应的常识。这时,教师必须增强针对幼儿的安全常识教育,通过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的方式,保证幼儿能够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并逐渐学会规避在进行体育活动中的危险。
        教师可以通过预设情景的方式带领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例如,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可以为幼儿预设一个情景:如果幼儿在进行活动前,没有将体育活动区域收拾干净,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并使幼儿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清楚了解到,如果没有将体育活动区域整理干净,幼儿才进行玩耍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了解到最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如果没有将玩具进行收拾归纳,就进行下一项活动,很容易就会被绊倒,撞伤。使幼儿了解到想要进行安全的体育活动,首先就需要针对活动区域进行整理。在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安全主题的户外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到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斑马线”等安全知识,还可以使幼儿了解到,如果发现出现了交通事故,就可以通过找警察,找医生,找家长等方式进行事故的处理,防止出现二次伤害。通过这样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在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安全教育的渗透,使幼儿能够掌握安全常识,接受安全教育。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就是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必须在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将安全教育进行渗透,并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幼儿能够规范地进行体育活动,并且能够使幼儿了解一旦出现了意外情况要如何进行处理,从而增强幼儿的安全观念。
参考文献:
[1]陈佳佳. 安全,谱写幼儿体育的幸福乐章——关于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8, 000(070):P.59-59.
[2]杨晓龙. 如何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2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