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虞彬彬
[导读]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也显得愈发重要。如何乘着基础课程改革之风,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虞彬彬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潘宅中心小学  浙江  金华  322200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也显得愈发重要。如何乘着基础课程改革之风,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程 兴趣 教学模式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234-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我在日常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那就是要注重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一、培养新的小学英语教育理念
        1.注重听说,培养英语素质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三年级学生又刚开始接触英语,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急用的几句: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 Sit down,please. 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英语句子减缩成词,即重点词教,当学生理解了"词",再用词扩展成句。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作到表情化、动作化。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应当十分重视老师课外带头说的作用,创造课外英语语言环境。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打招呼:"Hi!""Morning!""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打招呼,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2.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保持短暂,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缩短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二.小学英语教学兴趣教育模式初探
        在英语教育教学实施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前提,结合教育理论,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探索形成了富有兴趣特点的小学英语教学兴趣教育新模式。
        1.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兴趣教学教育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兴趣教育教学中要大面积地引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亲密、和谐、融洽的关系,
        2.对兴趣教育内涵的理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有浅层兴趣和深层兴趣之分。小学英语低年级教学培养浅层兴趣,主要靠开展生动活泼的兴趣活动,高年级主要采取组织兴趣小组,与前途爱好结合一起,把一般兴趣升华为志趣。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积极、肯定的情绪态度。
        有研究表明:"童年期(6、7岁至11、12岁)的学生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儿童阶段的语言学习以感受为先导以直观表象。他们的语言理解活动总是伴随着大量的形象活动。”活动越生动形象,学生的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和持久。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和语句的传授和训练。我在兴趣教育的探索中,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3.教学改革后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任务
        (1)如何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浅层兴趣转化为深层兴趣。
        (2)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4.对兴趣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师、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相吻合。由于一些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不清,对小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够,有的教师甚至用教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小学,使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在教研中,我们必须探索一套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应当在实践中做到既能促进小学生在英语课上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又能对英语学习有寻求知识获得成功、发挥创造,享受欢愉和欣赏美感的心理需要。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实践兴趣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合于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模式,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寓教于乐,把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3、《小学英语教育“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徐春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