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赵泽惠
[导读] 疫情期间,应国家政策要求,对中小学开展了线上教学,这种形式对教学和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解决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存在的主体不明确;缺乏创新;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合作学习意识等问题,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多元参与 分工明确;优化设计 适度发展;完善评价 有效反馈;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本研究通过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挖掘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赵泽惠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721000
【摘要】疫情期间,应国家政策要求,对中小学开展了线上教学,这种形式对教学和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解决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存在的主体不明确;缺乏创新;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合作学习意识等问题,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多元参与 分工明确;优化设计 适度发展;完善评价 有效反馈;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本研究通过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挖掘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家庭作业 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226-02

        一、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家庭作业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的学习形式。“减负”要求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疫情期间,应国家政策要求,对中小学生开展了线上教学,这种形式对教学和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提高,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不够 分工不明
        近期出现了很多家长被家庭作业“逼疯”的新闻报道,教师把家庭作业的批改和检查任务交给家长,让很多家长觉得力不从心,苦不堪言,也让教师无法准确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针对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这是因为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上好课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缺乏对家庭作业的重视,甚至有的教师和学校认为家庭作业是家长的责任,完全忽视了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部分家长对家庭作业持消极态度,完全置身事外,不参与,不帮助,不关心,认为家庭作业是老师和孩子的事情,面对孩子询问时,直截了当的告诉答案,而不是与孩子一起探索得出结果的过程和原理,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没有丝毫帮助;还有部分家长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时候看电视玩手机或者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影响孩子完成作业时的专注度,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对孩子的家庭作业采取“全权负责”完全干涉的态度,甚至代替孩子去做,剥夺了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孩子丧失了体验感和积极性。
        学生认为家庭作业枯燥乏味,对自己帮助不大,内心对作业还是抗拒的,所以就算被迫接受家庭作业,也是消极应对,敷衍了事。
        2.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
        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有的教师仍然墨守成规,不考虑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重复抄写毫无新意的家庭作业来巩固所学内容,比如对生字词进行多遍的抄写;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会使得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从而缺乏创新教学的态度,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应付教学工作,在家庭作业环节更是“能省就省”,不重视家庭作业的作用,“拿来主义”思想根深蒂固,随便布置几道课后习题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是为了让学生回家有事做,而不考虑作业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什么具体作用;这种大量机械性毫无新意的作业让学生觉得完成家庭作业成为一件“苦差事”,并且缺乏实践操作类作业,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创新、创造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3.缺乏完善有效的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评价维度单一:仅以是否正确对作业进行评价,不考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态度,认真程度,以及发散思维,想象力的运用。
        (2)评价不够及时: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后,教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的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评价,使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及时评价反馈丧失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3)评价结果无效:教师在评价作业时,简单写一些“优、良、中”等评语,学生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的家庭作业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应该怎么改进等,这样的评价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改善和提高。
        (4)评价主体单一:大部分家庭作业是由教师进行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学生无法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反馈结果。
        4.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
        目前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会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缺乏合作学习意识,或者家庭作业中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恰当,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法提供有效指导和管理,导致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单打独斗”,无法正确发挥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完成家庭作业中的作用。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线下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不利于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家庭作业,也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二、优化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策略
        1.多元参与 分工明确
        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各个主体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教师和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参与管理监督,构建“家校共育促进儿童发展”的良好生态。
        (1)教师和学校树立正确的家庭作业观。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完成家庭作业的主体地位,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起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兴趣,通过完成家庭作业,体现学生学习的价值。教育部在两会期间明确教师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减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批改作业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所以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切实履行好教育义务。
        (2)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前期与家长多沟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并且要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学习交流经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念,树立参与学生教育的意识,保证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开设专家讲座,让家长学习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更好的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有效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提高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特别注意的是,传授知识,批改作业,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家长不能代劳,不能将教师的责任推给家长,家长需要做的是辅助老师、监督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家庭作业。
        (3)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家庭作业观念,意识到家庭作业对自身的帮助,意识到自己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从而形成对家庭作业的正确态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形成自我内驱力,从而在无人监督时也能认真、积极的完成家庭作业。
        2.优化设计 适度发展
        控制语文家庭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质量。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实现“减负”效果,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1)在数量方面:强调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延伸的同时,控制完成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在布置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及时和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对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的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如果出现了作业过多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对于重难点的作业进行保留,过于简单、机械的作业适当删除,把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合理的作业数量不仅可以为学生减负,也可以减轻教师批改家庭作业的负担,让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质量提升和作业设计优化上,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对家庭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做统筹规划,建立家庭作业学科小组,共同探讨,合理设计家庭作业,增强家庭作业的实际效果。
        (2)在质量方面:要不断创新,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性的设计家庭作业,使学生感受到完成家庭作业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风景类的文章,采用口语表达的家庭作业形式,《绿色千岛湖》一文中,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千岛湖的美丽风光,可以回家当小导游,向父母家人介绍千岛湖的美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家庭作业设计时,切记不要让学生写字的时间过长,不要机械性的抄写多遍达到识记的效果,而是要采取“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学生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含义以及学会如何正确规范书写;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发现汉字的规律,比如“月”字这个偏旁通常都和身体部位有关,书写汉字时要注意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在写作部分的家庭作业设计中,可以采用“一课一得”的方式进行练习,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当作写作素材,既巩固课堂知识,又能结合所学提高写作能力。在《四季之美》一课中,我们跟着作者发现四季独特的美,领略作者发现的美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身边有哪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美丽,没有思路的孩子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改写、仿写,锻炼孩子写作能力,同时照顾到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水平,不要把学生的作业变成家长的作业,不设计超出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作业,这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的家庭作业也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使用,多练习,才能发挥其工具性的价值。学生所学的东西都要内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要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家庭作业还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理解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框架结构。
        (3)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进行创新,设计作业时多留一些开放性作业。班里有的学生擅长画画,跳舞,写作,音乐,手工等,有的同学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专属的家庭作业。在学习《陶罐与铁罐》一文后,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创作,和父母进行角色扮演,既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 提高了与他人交流的技能,也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学完古诗《过故人庄》后,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画一画故人田庄的美景,写一写他们“把酒话桑麻”时可能会聊些什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项完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3.完善评价 有效反馈
        对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注意多方主体参与,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评价、家长参与评价。多方主体参与会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有参考性,对学生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但这里要注意:让家长参与学生作业的评价不是让家长去批改作业,而是让家长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解监督,并且提出建议,对于家长的有效建议教师要给予认可和肯定,这样在激发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积极性的同时,带动其他家长群策群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学生做的好的地方要公开表扬奖励,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对于学生做错的部分要认真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些许进步, 向学生们灌输进步比领先更重要的思想 ,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语文是人文性学科,对于阅读及理解类的作业,不应该简单的分为对与错,鼓励学生对于有疑惑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得出自己的结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最后,在批改作业后,也要分析作业中反馈出来的普遍问题,通过及时改进教学,归纳和总结进行改善。对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学生要参与其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家庭作业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到作业评价过程中会大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时也能让他们直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深刻注意到这些问题。
        评价要及时有效,重视创意性评价。学生及时收到反馈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后,才能及时查缺补漏进行改正,教师对学生做的好的部分给予肯定后,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对于开放性作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媒体进行多元评价,比如学生在完成《四季之美》一课中仿写编写的作业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发给老师,老师经过学生同意后将作品分享到班级中,其他同学和家长进行点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提出改进建议,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4.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
        在设计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家庭作业,并给予有效指导,引导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完成高质量的语文家庭作业。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科学童话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编写科学童话故事,小组成员自行设计分工,多角度展开想象共同探讨故事走向,记录讨论过程,插画设计,思路讲解,最后归纳汇总展示,由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专长,通过团队合作全面思考后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协作有效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进程,给予有效引导,给出合理建议,提前和家长沟通,通过网络平台等各种形式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条件。教师给出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后,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后学生进行结果展示时家长、教师、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家庭作业进行点评反馈,使学生的家庭作业更加完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884号(教育类271号)提案答复的函
[2]仲小波.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创新设计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