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课堂讨论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陈住忠
[导读]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改,将讨论的教学方式完整的应用到其中,改变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从基础上做起,找到影响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因素,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强化自身的解决能力,老师们要学会使用讨论的方式,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组建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的探讨,再对其进行询问,了解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制定出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案,为我国日后

陈住忠   广西梧州岑溪市归义镇新圩中心小学  543200
【摘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改,将讨论的教学方式完整的应用到其中,改变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从基础上做起,找到影响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因素,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强化自身的解决能力,老师们要学会使用讨论的方式,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组建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的探讨,再对其进行询问,了解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制定出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案,为我国日后的发展储备大量的、优秀的数学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219-01

        讨论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当中,在很多的学科教学中,都会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将有限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开阔,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们心理诉求,调动起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在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升华学生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保障学生们课堂的主体地位,构建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组织学生讨论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培养的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不仅仅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学会科学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思考与探索,不断质疑与释疑,不断表达个人见解和提升个人经验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教学,不仅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当然在现阶段,很多教师对小组讨论教学的实践掌握得不是很到位,导致在小学数学合作教学中出现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景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讨论交流学习,缺乏科学的指导,使得小组讨论学习变成了优等生自我展现才华的舞台,学困生成了“观众”,这样的谈论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讨论。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
        (一)在重点的知识内容上进行讨论
        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需要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关键点进行研讨,让学生们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之后,老师要抓住该内容的重点,然后在这个关键点的位置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对其问题开展讨论,学生们通过研讨可以找到这些知识内在的联系,提高学生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内在认知程度。小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对一些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比较弱,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身心发展并没有得到完善,受到年龄以及智力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断点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的制约学生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缩短教学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处理,在重点的知识内容上,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自身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疑惑点通通的陈述出来,学生们之间相互的启发,共同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比如说,在进行对称轴知识点的学习时,老师可以依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小组的划分,在划分过后,让学生们对一些常见的数学图形进行对称轴的分析,设置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要收集该组内学生们的观点,对其观点进行记录以及总结,老师也可以在学生们谈论的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加深该知识内容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



        (二)勤学多问,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只要有问题就会选择问老师,这些问题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得以解决,但是一旦这种习惯养成,就很自觉地喜欢询问他人的解决办法。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地反问学生,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问题,而不是想当然地在老师那些获取知识。老师主要的教学应该是传授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而不是问题本身的答案。教师可以在学生没有思路的时候,给他指一条思路,但是同时还应该说出,还有很多的思路可以选择,应该多去思考。学生在不会的时候,不是放任问题不管,应该多向他人询问,但并不是直接询问答案,在与他人谈论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营造讨论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其次就是在讨论的问题的设置有一定思辨性的讨论主题,并且教师要积极加入到学生讨论中间,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紧跟教师设计的探民主、平等的教究主题,使得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航向。其次,教师要尝试多元化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努力营造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做孩子们的朋友,仔细聆听他们的想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和自身经历以及不同的性格,致使他们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例如有的学生比较胆怯、害羞,有的学生粗心毛躁,还有的学生内向寡言。这样就会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甚至有的学生害怕老师,不敢提问、不敢放开心思回答问题,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和发现他们的内心想法,从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学生的状况,增强情感交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例如:开展课堂知识讨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其中针对个别内向或胆怯的学生实施重点关怀,仔细聆听他们的想法,针对他们的问题给予耐心的回复和帮助,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点评、肯定和掌声,并组织全班同学给他们鼓掌,使他们得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打开他们内心的窗户,融入集体的怀抱。
        (五)设计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尽量地接触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学习工程应用题,学校前面的路需要修一下,总长度30千米,甲队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修需要15天完成,那么甲乙合修需要几天?学生很快计算出了答案,30÷(30÷10+30÷15)但是老师继续提问,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学生由此开始热烈地讨论,并且提出了许多设想,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温暖,这样数学课堂效率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讨论的结果做及时的总结,归纳学生围绕讨论主题达成的共识或围绕问题找到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把通过讨论获取的新知识帮助学生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成为学习新的增长点,并作适当的迁移,形成学生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对讨论活动中表现好的个人、小组及时进行表扬、激励,进一步推广;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指出,避免以后重犯。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是非常有必要且可行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减轻老师的负担,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才能。
参考文献
[1]黄龙.试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6期
[2]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
[3]张静.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230-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