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绘本资源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樊静
[导读] 绘本将图画作为主体,结合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和图画完美融合,强调图画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本位展开教学,要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教学策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将儿童绘本引入教学中,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天性,也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出的要求

樊静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苏村镇中心小学  715100
【摘要】绘本将图画作为主体,结合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和图画完美融合,强调图画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本位展开教学,要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教学策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将儿童绘本引入教学中,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天性,也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出的要求,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本资源;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74-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美术思维建立、掌握基础绘画技巧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小学生各方面能力薄弱,生活经验较少,要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绘本的利用却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将其与美术教学融合,不仅可以在视觉上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可以丰富美术教学资源,为学生增加新鲜的美术元素,使美术教学的过程更加具有活力。
        一、发挥特色,建美术馆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美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儿童生活中。儿童美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日常之美。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实现绘本和美术的融合,不妨举办画展,让绘本馆成为“绘本美术馆”。“绘本画展”不是找几幅画简单挂一下,而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画展。举办这样的画展,需要把画展按主题分区表达。读者需要导览手册,画展需要插画、实物陈列、情景再现等立体表达,需要有配套的主题活动方案,需要有孩子们可以玩转的互动项目、美术体验,需要海报展架宣传甚至门票入场券设计。如展出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览区,瞬间将观众带入绘本的世界。第二部分为主展区,展出同学们熟知及感兴趣的绘本及名家名作。第三部分是互动体验区,涂色墙、立体互动板、拍照板可供学生互动体验。第四部分可设为周边衍生品展示区,陈列相关纪念摆件等。展览现场要营造出一个多元、立体的绘本世界,让美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安家。
        二、借助绘本教学,演绎美术知识
        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认知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他们认为绘本是由绘卡组成的画本,在教学关键点将它拿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是让学生牢记部分知识点,这种使用方法虽然没有问题,但是缺少了一定的灵活性和连续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绘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将绘本卡片内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每个故事又能够与教学任务相连接,这样每一堂绘本教学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绘本故事的内容,使其更加偏向于童话、传说、小故事等形式,发散学生的大脑思维,增加学生知识面和文化基础,进而提升绘本教学自身价值。
        例如,在《奇怪的梦》美术课堂授课活动中,本章教学的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生经常会做各种奇奇怪怪的梦,这其中会有美梦也有噩梦,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回想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美梦,并将它绘制出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会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讲故事的形式,将梦的内容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开始发挥想象力画出梦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讲述梦境常会遇到诸多困难,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表达能力有限,说出梦的内容时总是缺少逻辑性和质感性,在说A问题是总会不自觉的调到B问题上,这给教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形成很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应该借助绘本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导幼儿直接进入绘画阶段。教师将童话故事《蛙先生与他的梦》《坐在月亮上的女孩》《粉色小熊》三个童话故事融入绘本教学活动之中,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梦的内容。像《坐在月亮上的女孩》第一张图片里一个小朋友看着月亮出神,旁边文字写到“明明从小就喜欢月亮,在它想象中月亮上有许许多多神奇的动物,还有美丽的嫦娥”。第二张绘卡上明明小朋友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名叫《月亮》的书籍,但是他已经十分的疲惫了,眼睛已经睁不开了。第三张绘卡上就开始进入明明的梦乡,在月亮上有宇航员在行走;有月兔在蹦蹦跳跳;有星星在一起玩耍。在此期间,教师要注意将绘本绘画的内容展示给每一个学生,变相传授学生绘画的技巧。教师将绘本童话内容逐一展示给每个学生以后,接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回想,在头脑里“复述”梦的内容,最后独自完成梦的绘画。
        三、利用投影功能组织绘本临摹活动,训练学生绘图能力
        客观来讲,绘本临摹是训练小学生美术技能的基本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临摹活动比较枯燥,形式单一,学生也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临摹问题。在这时,如果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功能展现学生的绘本临摹作品,及时赏识,客观评价,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产生持久的学习欲望。
        如在“动物朋友(一)”一课教学中,我就选择了《老人和猫》这部绘本来组织美术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全面进行美术学习。在这部绘本中,作者使用了流畅的线条塑造了老人与猫的形象,且色彩比较淡雅,阐述了老人与猫之间的感人故事。为了切实优化绘本教学的美育效果,我就在美术课上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演示了利用绘本进行造型临摹的方式方法,结合精练的语言解释,希望学生可以及时学习临摹艺术。这就可以让本班处于各个位置的学生都可清楚地观察临摹方法,很好地优化了美术教学效果。接着,我鼓励本班学生自由分组,全面临摹《老人与猫》这部绘本故事,使其更好地掌握这一绘本中的美术造型,由此训练学生的临摹能力。为此,各小组便要合理分工,每个人都要负责同样页数的临摹任务,然后将临摹作品整合起来。接着,我继续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展现各小组的临摹作品,及时赏识各小组的临摹效果,同时也会客观指出临摹的不足,引导学生及时修改临摹作品。如此,一方面可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效能感,另一方面可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能够以不骄不躁、自信谦虚的态度学习美术知识。
        结束语
        随着小学美术教学的革新,绘本的运用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他们探索新鲜事物的欲求,同时因其内容通俗易懂、画面丰富多彩、内涵积极深刻等特征,在实际的教学中具有极大的运用价值。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深度关注绘本的价值,借助绘本趣味性、生动性、丰富性以及专业性等特征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徐坚.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绘本资源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20(28):104+106.
[2]钟捷华.小学高年级美术绘本课堂教学之我见——以广府文化为题材[J].山海经,2019(08):59.
[3]沙海琼.小学美术中高年级开发绘本课程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11):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