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吕玲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吕玲
[导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结构和应用能力。二是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三是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四是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将内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品格,最终促进小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的形成。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小学

吕玲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学校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结构和应用能力。二是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三是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四是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将内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品格,最终促进小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的形成。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从内到外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01-01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出明确的指导、量化要求和评价意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逐渐指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和要求,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关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通过阅读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巧妙创设情境,增强语言运用
        词汇积累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上适当的耐心和细心,我们才能成功地完成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识别和记忆生词,掌握必要的生活用语和专业术语,以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教材中的文字,并且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掌握文字中的含义,逐步积累更多的汉字、词语和句子,并进一步锻炼语言运用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美丽的小兴安岭》阅读教学时,先进行语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其中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它优美的风光。随后在课堂上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小兴安岭介绍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初读文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准确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随后,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大家一起交流小兴安岭四季景物及其主要特点,加深对文本重点字词的理解,从而顺利实现积累语言的教学目的。
        二、设置阅读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学生不断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能力。借助高质量的小学语文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其中,设置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坚持启发性、开放性原则,借助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我们奇妙的世界》阅读教学时,在课堂导入环节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学生得以初步感受神奇的大自然。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思考一下自身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开展自读、齐读、互读,掌握文本中的生字和新词。最后,教师再次发问:同学们,你觉得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如何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奇妙的世界?哪些具体景象让你感受到世界的奇妙?通过设计阶梯性问题,层层递进、逐级攀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答案,进而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通过拓展阅读,形成审美体验
        语文阅读学习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培育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品读优秀作品,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吸取更多的文学养分,增强学生阅读审美情感体验,深刻感悟文本内在思想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当然,教师应重视对阅读作品的选择,并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例如,在开展《繁星》阅读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巴金,同时向学生推荐《家》《春》《秋》。教师分别从这三部优秀作品节选一段,组织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深化学生对作者巴金写作风格的认识,同时深化对《繁星》作品思想的理解。实践证明,通过阅读拓展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养料,而且有利于深化学生审美鉴赏体验,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渗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认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理解素养。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以致降低阅读教学的厚重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合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在内心增强文化认同和自信。
        例如,在开展《慈母情深》阅读教学时,应着重启发学生去感悟文本中作者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伟大的母爱。同时,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讲解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孝道名句,并为学生讲解“二十四孝”故事,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孝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综上所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巧妙创设情境以增强语言运用、设置阅读问题以促进思维发展、通过拓展阅读以形成审美体验、渗透传统文化以提升文化认同,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志举.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9):122.
[2]林水金.强化生本阅读 构建语文核心素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7,(05):50+52.
[3]郭文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06):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