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技能大赛训练规律 提升师生技术技能水平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杨泽中 李小琴
[导读] 2020年12月14日-17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了18个中职组试点赛项目学校的培训研讨会。我们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培训会,促进了我们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大赛既是竞技盛会,也是中职学校师生交流的盛会。通过竞赛检验了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展现了我们各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技能竞赛与学习技能、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以比赛为契机,提高参赛者技术技能以及指

杨泽中  李小琴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合川  401520  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
【摘要】2020年12月14日-17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了18个中职组试点赛项目学校的培训研讨会。我们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培训会,促进了我们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大赛既是竞技盛会,也是中职学校师生交流的盛会。通过竞赛检验了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展现了我们各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技能竞赛与学习技能、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以比赛为契机,提高参赛者技术技能以及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培养与引进“双师型”教师特别是企业专家,加强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的教研活动,是中职学校质量强校必要条件。因此,本次培训对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搭建了平台。本人对我国的职业技能大赛有更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中职学校技能大赛  技术技能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86-01

        一、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类型
        中国职业技能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国家级分为两类,跨行业(系统)、跨地区的为一类竞赛;单一行业、系统的为二类竞赛。 目前,中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已形成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已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公益性支持的竞赛组织形式,赢得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行 业、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参加对象是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每两年举行一届,评奖个数按参赛队伍的10%取一等奖、20%取二等奖、30%取三等奖。
        (二)中国行业技能大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2020年分一类职业技能大赛(10项);二类职业技能竞赛(73项)。每年都要举行。参赛对象各行业职工和技工院校的学生同场竞技,组别分职工组和学生组。评奖只取前6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前6名职工组可评“全国技术能手”,学生组可评技师。二类职业技能大赛前3名职工组可评“全国技术能手”,学生组可评技师。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这是2020年12月10日-13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1次。参赛对象更广:包括行业、企业、中职、高职、技术学院、本科院校。设置项目63个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的项目和23个国赛精选项目。评奖取前3名,前6名可评“全国技术能手”,评优胜奖若干。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的项目的前1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简称“国家队”,这10名选手逐步淘汰,最后剩1名选手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
        (四)协会/学会/企业相关技能大赛
        学校可以选择性的参加,可以训练学生适应比赛的能力。
        二、备赛策略
        (一)指导教师团队的组建
        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毕竟起主导作用,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甘共苦,关心爱护学生。
        (二)“八步法”选拔参赛选手
        当上一轮比赛结束,就要启动下一年比赛参赛选手的选拔。
        1.召开大赛总结会。及时分析总结国赛、行业赛、市赛各级别比赛的总结,找到经验与教训。
        2.广泛宣传动员、发动。让学生懂得参加技能大赛好处。



        3.进行新一轮学生的选拔。一般是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的训练。
        4.利用课余时间与周末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训练。
        5.期末考试前进行第二次选拔(寒假)。留6-8个人(组)集训,春节前一周学生回家,春节后一周学生返校进行集训。
        6.开学前进行第三次选拔。留3-4人(组)进行脱产训练。
        7.留2个队进行停课训练到参加市赛。
        8.市赛结束后,2个队继续训练准备国赛。这个期间,加强校际、省际之间交流赛,要真赛。
        (三)做好训练方案,严格执行方案
        1.每一次、每一小时、每一阶段的训练一定要有目标有计划,如:日日标、周日标、月日标。
        2.循序渐进,打牢基础,苦练基本功。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应对竞赛内容的各种变化。
        3.注重理论学习。在技能训练中往往会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素质修养,同事也能提高学生的对技能形成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为充分调动师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建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有效机制,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学校争取更多荣誉,特制《学生参加区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管理办法》。
        (五)细节决定成败,精心策划、方可取胜
        譬如,重视体能训练,目前看来竞赛时间的加长是大的趋势,良好的体能是优秀的竞技状态的最佳保证,相信体能和体质的不断提升对竞赛成绩永远都是正值;赛前学生应尽量多的参与大赛或自设大赛,并在过程中不断的设置难度,特别受训练学生当遇到不同或不合理的突发性情况该如何处理。只有这样,加强训练选手适应比赛的应变能力,最后,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技能大赛工作注意事项
        (一)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大赛长效机制
        将中职学校和人力资源相结合,合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对其注入适当的资金扶持,以对学生展开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严格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推行1+X制度,着力改善劳动力技能结构,提高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比重,尽快形成技能人才辈出的局面,以适应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大赛长效机制,理顺大赛工作程序。保障选手选拔的科学性、培训工作的长期性、选手培训的长效性、大赛指导教师的稳定性、耗材申报的简化性、宣传报道的高效性、奖励兑现的及时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稳定选手的保障性等。
        (二)提高领导对技能大赛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学校中树立“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高技能人才是人力资源骨干力量”的观念。各级部门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尽快制定全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这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技能优势,将他们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公司产品的创优增效服务,让他们的技能更多地惠泽于企业。
        总之,我们学校通过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表现在:一是按照技能大赛考核标准,重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课赛一体”的课程,实现了“赛育并举”的教学过程及其评价标准,实现了技能大赛标准全面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形成了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构建了促进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保障机制,形成了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基于技能比赛要求的实训空间建设。三是推进全校职业教育理念演进,形成了崇尚技能、赛训并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局面,并与学校“行知文化”融合,充盈与深化了学校文化内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