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言之有物——关于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卢春连
[导读]

卢春连    南宁市西乡塘区皂角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23-0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在这句话中“必须”、“毫无例外”这两个词强调了口述的重要性,但是放眼当前,许多小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口语交际能力尤为让人担忧,越是性格内敛的学生越不愿意开口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不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特别是在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课上的表现尤为突出。而如今,社会已经处于信息技术发达的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和便利,口语交际又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一旦缺失就会对人的一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口语交际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追根源,找策略
        在城中村学校上课的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上低年级的课堂时会比较活跃,学生会比较积极举手发言,但是,通常是说不出所以然来,究其原因,是因为没“话”可说,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表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还得从学生的家庭情况说起。
        城中村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占比多,其父母文化素养不高,工作不稳定、住房不稳定,终日为生计忙碌,没办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而此类学生从小开始就长年累月跟着父母生长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头,既没有农村孩子丰富的生活实践经历,又没有城市学生的眼界开阔以及文化环境的熏陶,所以,没有太多的感受,比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观察夜晚的天空时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感觉,学生就只会说他每天能看到的只有昏暗的路灯。这其实也就是学生最真实的感觉,也是受他们的生活环境所限制的影响。低年段的孩子刚开始在说字词句方面可能还没有受那么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到了句篇训练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的欠缺就愈发明显了,说不出什么来,也无“话”可说。
        那么,如何让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言之有物呢?
        二、训“表达”,练“四力”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这也就是说凡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很多东西都是厚积薄发的,同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得长期有计划地训练才方可。
        (一)善于借助语文课堂训练思维发散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文课堂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善于借助语文课堂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课时,其中在品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句子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同学们,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这可忙坏了落叶,它忙着邀请小伙伴来尝尝水果的香甜,我们来想象一下落叶会邀请谁,做什么呢?训练句式:落叶邀请,。
        学生接到任务后,非常感兴趣,因为这很贴进他们的生活,觉得很亲切。这个句式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又能够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属一举两得。
        又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这一课时,在品析“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这一篇章后,在大屏幕出示我提前准备好的几张关于奇石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像课文表述的那样,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和组员们说一说,然后再交流汇报。因为有课文的内容作参考,又有形象的图片,所以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能促使他们能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交流汇报时他们就能有“话”可,并且说得很欢。
        像这样的训练,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要经常充分地体现出来,日积月累,才能达到效果。



        (二) 把握好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基础积累能力
        学生平时如果没有积累,是不敢开口说话的,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提高基础积累和说话的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的课前三分钟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刚入学,识字量和词汇量必定都很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字词,我每周给学生定好主题,比如新生入学第一周,我就会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每天的心情:开心、高兴、难过、激动、伤心……于是,我就把学生所说过的这些词全都集攒起来,等到周五时课前三分钟时,让学生去齐读、复习,要求学生把这周所听过、说过的这些词语全都要牢记下来,积少成多,丰富词汇。
        一年级下学期时,我就侧重于句子的训练了,把字词串成句子,也是需要经过训练的。训练初期,我会把一些句子拆分成学生熟悉的字或词,让他们尝试着拼凑成句或者说句子,先是一些训练简单常见的句子,比如练习组成句子:我想去看看大海。再逐渐地由浅入深,比如:我想去看看蓝蓝的大海,闻闻海浪的气息,甚至到后来到形象一些的句子,比如:我想去看看广阔无垠的大海,闻闻海浪欢快跳跃的气息。经过一段时间反复地训练,长久地坚持着,到最后学生都能一一熟练地掌握。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在字词句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于是,从二年级开始,我的课前三分钟就着重以图片的形式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和说话的能力。我每次都会提前准备一幅图,让学生去观察,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描述图里的内容和意思,刚开始训练时学生的表达有些零乱,甚至是颠三倒四,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他们也就渐渐适应了,甚至后来学生能在这课前三分钟的小课堂里变得活跃起来了,越来越敢说话了。
贵在坚持:小课堂,常积累,大收获。
        (三)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部编版的语文课本里几乎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并且都规定了主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口语交际课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一年级上册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课是以“我说你做”的游戏为开篇,游戏规则是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要求是发指令的人要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参与者是要注意听别人说话。学生对首次口语交际课的体验是从最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开始,非常有兴趣。不同的学生通过发出游戏的指令就能够达到训练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敢于开口,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进行表述自己的指令,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一年级的游戏开篇到二年级下册最后一篇口语交际课“推荐一部动画片”之时,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是经过了一个大跨跃了,教师要善于利用好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能通过语言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在致使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能逐渐进步,这就算是学生的语言收获了。
        (四)有计划地布置好课后作业训练发挥想象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此来训练学生发挥想象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或者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给家人听,并且让家人给自己所说的内容评星。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后,你喜欢身边的哪一位老师?说说他的小故事给家人听,让家人也熟悉我们的老师。教师设计这类型的作业主要是用来训练学生说话的,而说的话要经过处理才能说出话来,这是需要有想象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的,刚开始训练时,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会很有表现欲,便能说得流畅,有的学生会直接照着课文说,但不管理怎么样,教师这样有意识去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善总结,勤反思
        在低年段的课堂上,如果一直是很少学生发言,或者发言的学生语言非常见拙,那么,教师就得反思了,例如:在一年级下册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让学生说一个句子,还说不通,也说不完整,那教师就得从学生、自身方面去反思,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适时调整或者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对孩子的口语交际训练方面仍需要下功夫。
        总之,如果要提高低年段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想要孩子言之有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日积月累而成的,是沉淀的结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