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万佩娜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在深化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小学科学在这其中则发挥着重要的效用。因此,在新课改的导向下,为了将科学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也

万佩娜   乐清市南华寄宿学校  3256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在深化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小学科学在这其中则发挥着重要的效用。因此,在新课改的导向下,为了将科学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也可以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进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自主、独立的空间,使其在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科学;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18-01

        前言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新课改为导向,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等,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得到深化。因此,小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为了顺应这一要求,也可以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进来,增强教学的自主性和实效性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一、发挥激励效用,鼓励学生探究
        小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探究学习,首先就应充分地发挥好自身的效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开展提供保障。在这其中,教师应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保障学生的探究学习得到持续的开展。
        例如,在探究“蚯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课前的要求,让学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蚯蚓进行观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非常害怕蚯蚓,因为在平时非常少接触这种表面比较粘稠的动物,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演示,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蚯蚓放到手背上、手心里,来和蚯蚓进行亲密接触,并向学生介绍美国孩子们在研究蚯蚓中的一些大胆举动等,使得学生们的心理障碍得到真正的消除,为其探究活动的开展扫清障碍。
        二、做到质疑问难,明确探究方向
        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质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运转思维、发现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有着较大的效用。因此,当学生在进行探究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在探究中积极、主动质疑等,以此来使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正确方向。
        例如,在讲解“磁铁”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磁铁都有哪些用途呢?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究磁铁的“秘密”,可以以科学实验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对磁铁的性质进行探究。


当学生在实际探究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来,再集思广益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使得最终的探究效果得到增强。
        三、传授探究方法,提高探究实效
        在科学探究当中,教师也应为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的探究方法,保障学生探究的实效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探究“岩石”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对岩石进行观察,发现岩石间的不同之处等,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为后续的合作探究提供素材。在这样的探究模式下,学生可以很轻松的掌握岩石的特征,比如颜色、花纹、区别等, 也可以用手去触摸,对岩石的坚硬和光滑进行感受等,使得学生在探究中更好地发挥主体效用,以在增强学生探究实效性的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拓展探究过程,构建开放课堂
        小学生的思路是开阔的,是不受拘束的。因此,在科学教学的开展中,当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也应保障学生的探究过程、思路是开放的,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高速运转,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助力。
        例如,在讲解“声音产生”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自主编写等,比如实验、归纳、假设、验证及应用等,使其更好的自主开展发生实验,使其懂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振动,这要比教师单纯性的讲解有效得多。
        五、彰显学生本位,发挥探究效用
        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以此将探究效用展现出来。
        例如,教师可以多多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活动,比如“吹肥皂泡”、“热气球的上升”等,使得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自身的能力,使其得到各个方面的提升,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一一展现出来。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效用;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增强师生、生生交流等,使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得以达成。但在这其中,教师也应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的主体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J].周天音.生活教育.2019(10)
[2]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J].李霞,张荻,胡卫平.课程.教材.教法.2018(05)
[3]小学科学实验课“五段式”教学流程探究[J].宋爱君.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7)
[4]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误区与对策[J].朱阿娜.教学与管理.2015(11)
[5]科学探究式教学要把握“五度”[J].周振宇.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1)
[6]学习性评价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J].丁灵巧,丁邦平.外国教育研究.200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