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岑玉刚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借助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唤醒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同时,有效的情境设置还能帮助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健康全面发展

岑玉刚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弄瓦中心校  533319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借助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唤醒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同时,有效的情境设置还能帮助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16-01

        引言
        情境教学首先对于教师在文章的理解及课程的进一步深化都有着相对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文章所描绘的情境,结合所教授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设计出学生可以感同身受的情境,同时结合生动的语言、音乐等形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较快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并借助这一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粉笔黑板这一种形式,而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如今的教学辅助工具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将原本不可知、不可感的事物,变成可知、可感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并且由于多媒体设备更具直观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一旦他们对于学习产生了兴趣,对于知识产生了渴望,就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而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适当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而在其中仅仅起到铺垫、引导的作用,让他们在情境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堂中进行不断的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将多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结合,教师再进行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学生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吸收教学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在秋天里可能出现的声音,让他们闭上眼用心进行感受,用心进行体会,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他们对于自己内心中的秋的声音进行阐述,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种秋天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的理解,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语文也不例外,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场景,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而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更加自如。生活的场景也往往包含着更多的知识,在学习到课本知识之外,还可以学习到有关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是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营造一种生活的情境,在生活中会出现很多有关物品降落的现象,如果单纯借助课本来学习,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个铁球是如何下落的。再者,这篇文章基于一个伟大的物理实验,学生会先入为主地感受到文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增加了语文知识学习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营造一种生活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家中有没有什么东西被打碎过,物品在降落时是什么样子的,是很快,还是很慢,再让学生设想如果两个铁球从不同的高度降落,它们会同时落地吗,还是会以怎样的形式落地?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些物体的落地实验,也可以进行两个铁球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感受,从而对于文章中的情境,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也能更好地学习到有关于降落的场景的描写。
        三、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想要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师就要以学生的求知欲为主,巧妙设置情境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将文本和声音结合起来,有效地辅助情境教学的展开,促使学生记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一段课堂介绍,提出“黄山奇石有什么呢”等问题。由此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特美景,并且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体会。教师也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把枯燥的文章变成有趣的短剧,进而促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有趣的知识,利用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组合教学,最大限度地展示课文情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知识运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开课时创设相关情境,并提出“文中学生最喜欢校园风景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喜欢呢”等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角色体验情境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文章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的配合下阅读文章并表演相应的情节,最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情境表演的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将原来的抽象文本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和体验,感受各民族学生的不同之处,体会独特的民族风情。
        结束语
        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及生活相关的文章,通过创造情境的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陌生感及畏难感,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及探索的兴趣去更深一步的学习。在情境教学中,对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有着更深一步的要求,也需要教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师生情谊。
参考文献
[1]曹金花.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钟尤平.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3]钟石强.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