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蔡佳平
[导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需要以要求以及特点为基础,对知识或问题进行类别划分,就此转化成为若干个小项,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然后再对结果进行汇总.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分类讨论思想,带领学生梳理复杂凌乱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问题,这样就能够形成多个既清晰又明了的小类别,既便于学生理解,也易于其掌握,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塑造严谨的学习意识以及科学的学

蔡佳平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陆安高级中学  516400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需要以要求以及特点为基础,对知识或问题进行类别划分,就此转化成为若干个小项,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然后再对结果进行汇总.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分类讨论思想,带领学生梳理复杂凌乱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问题,这样就能够形成多个既清晰又明了的小类别,既便于学生理解,也易于其掌握,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塑造严谨的学习意识以及科学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初探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13-01

        引言
        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对高中教育工作加以优化,并推出新课程标准要求辅助教学。以往各高中教师在授课期间,多数秉持应试教学思想展开授课。这一授课方向不利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如今,高中教师开始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基础展开数学授课活动。这一变化,使各高中数学课堂的整体授课质量有所提升。高中学生在这一环境下,开始主动参与到相关授课活动当中,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明显提升。为使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应用质量得以保证,使高中学生能够在当下的数学授课期间有所收获,相关教师还应该对自身的数学授课模式加以创新。分类讨论这一教学思想的出现,使高中数学教师的授课质量大幅度提高。并且有助于高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过于片面
        当代社会,很多数学教师刚刚参与工作。对于数学学科的授课方法、教学模式等,严重缺乏相关经验。这一问题,使众多数学教师无法正确解决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无法跟紧教学进度等现实问题。并且,严重影响数学学科的授课质量。在这一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结构多数较为片面,且不重视扩展类的教学与指导。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不理想。很多学生尽管掌握某一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却无法解决其他的类似问题。这一现象,严重影响高中数学学科的授课质量,对高中学生数学学科的有效学习极为不利。
        (二)高中学生对分类讨论的学习兴趣较低
        随着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变化,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授课前,对数学课件的准备不到位。这就导致相关教师的数学授课效果缺乏逻辑性,高中学生很难形成完善的数学学习框架,严重影响其学习效率。在这一背景下,有关数学授课质量的问题不断出现。高中学生在这一期间,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不理想,严重影响其数学学科的考试成绩。这一问题,使高中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该教学思想也因此无法在各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策略
        (一)深挖教材内容,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为例,在讲到空间物体的类别时,就可引入分类讨论思想,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实物图片:电线杆、一次性餐盒、纸质纸杯、螺母、台灯、灯罩、斗笠、秤砣以及金字塔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类.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聚焦于这些物体的特征,并从中概括共性,了解旋转体和多面体的定义.之后再次带领学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并引入棱柱的定义,促使学生自主展开分类探讨,如何对棱柱进行类别划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更高阶的有效方法,对于高中数学学习而言,引入分类讨论思想,能够架构一条明晰的主线,能够将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形成整体串联.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分类讨论思想的体现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教师对教材展开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丰富学习和实践体验。
        (二)引导高中学生找到数学学习方法,使其对分类讨论充满兴趣
        随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各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落实,相关教师愈加重视高中学生在数学授课期间主体作用的体现与发挥。并且,较为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学科素养等方面的训练与培养。相关教师积极展开高效的分类讨论授课活动,有助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为使该环节教育工作得以有效落实,相关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讲解活动。同时,将本班级学生分成各个兴趣小组,使其能够在小组探讨、数学练习中有所收获。小组讨论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升。高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的有助于自身学习的数学细节,并逐渐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将分类讨论教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
        受教育环境所影响,以往数学教师的授课手段已然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此,相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自身数学授课手段加以优化、改进。经研究发现,数学教师在授课期间,将分类讨论教学思想与多媒体有效结合,能够使其授课质量有所提升。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数学开放式授课工作的开展进程。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教材中的内容,以一种更为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数学教师合理使用这一技术展开分类讨论相关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真正参与到相关教学活动当中。授课期间,相关教师应该严格把控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时间,使其能够在授课期间发挥自身辅助教学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高中数学体系,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契机灵活的引入,既要融入对多个知识点的详尽讲解中,也要引入习题训练中,使其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指导,同时也是为了快速且高效地发现解题思路,全面提高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其楼.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124-125.
[2]孙立全.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6):16.
[3]邓正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20(14):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