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融和共进的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周英 杨金柱
[导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化解矛盾,促进积极的力量,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民主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周英  杨金柱    湖北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校  湖北  恩施  445418
【摘要】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化解矛盾,促进积极的力量,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民主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高中阶段;师生关系;融合;共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08-01

        传统的师生关系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创新。师生关系的转变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新时代呼唤和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影响师生“融和共进”关系的因素
        首先是教师方面。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更要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人文教育、特色教育、绿色教育等,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要求每一位教师与时俱进,谋求创新和发展。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民主,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欣赏,实现师生“融和共进”关系。其次是学生方面。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无论兴趣、知识水平、个性特征是不同的,那么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要求和表现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在课前盲目地按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难免会出现枯燥、无序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可能会进一步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融和共进”的师生关系的表现
        首先,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学生喜欢老师是因为他们喜欢他的科目。这种爱在学生中很常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是非常丰富和流畅的。其次,师生关系对师生交往程度的影响。每个人都想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彼此交谈。当然,学生们也喜欢和和蔼可亲的老师分享他们的想法。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不回避自己真实想法的情况下与老师进行交流,向老师多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最后,师生关系的整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建立“融和共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策略
        第一,教师的自我认识和对学生的正确认识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的自我意识是自我完善的基础,正确认识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评价自己,深入分析自己,并据此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多同情、多认可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对自身的深刻认识和对学生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第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学生。一项调查显示,老师爱他们的学生,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爱时,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回应老师。相反,如果学生从教师的语调、表情和态度上感受到教师的“不公平”,不喜欢、不喜欢,或者对他们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就可能使他们以消极的态度回应教师。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民主、宽容,管理简单粗暴,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


这些练习往往是老师不经意间完成的。老师们也认为他们对学生很严格,很关心他们。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看,每个老师肯定会说“我爱我的学生”,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接受这种“爱”。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相互尊重、严格宽容的爱。
        第三,师生之间的相互接受和宽容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活动和师生交往中,师生不仅要体验自己,更要看到彼此的独特性。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双方要建立和谐的关系,首先要接受双方的差异,尤其是教师要有宽容的精神。接受和宽容意味着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权对一些问题或事实发表自己的独立意见,而不是被迫服从;这也意味着相互信任,特别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尽可能尊重学生独立合理的意见,给学生犯错的空间,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我们应该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相信他们发展的可能性。教师不应该给学生的错误行为贴上标签。学生对教师的接受和宽容,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理解是人性的,而不是神性的。教师应该被视为生命的整体而不是上帝。当然,宽容和接受不等于纵容和放任,这是不负责任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虽然师生之间有宽容,但教师不应容忍影响学生发展的思想、言行。
        第四,教师的亲和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心理调查,学生最喜欢和蔼可亲、友善的老师;学生最讨厌专横甚至怨恨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和接受学生的兴趣、情感、理想、自尊、个性。尊重学生的教育建议和意见,尊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友谊,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四、良好的“融和共进”的师生关系实践
        第一,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艺术语言,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语言简洁、幽默、准确,用生动的肢体语言与学生真诚交流,营造舒适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误解甚至冲突。教师艺术语言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和谐的沟通桥梁,学生也可以在教师艺术语言中体验和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讨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方法,讨论每天的作业和作业量。
        第三,真诚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小问题、小困惑”。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减少预防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生的内心。
        第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或小进步,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
        第五,教师要不断学习,公正廉洁,言行一致,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严格要求自己,赢得学生的信任;广泛参与课外相关知识的收集,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特长之一赢得学生的青睐,如粉笔书写好,绘画技巧细腻流畅,普通话标准流利等他们可以拿着同样的乐器,或者幽默的笑话。
参考文献
[1]董魏魏.如何构建融和共进的师生关系[J].高考,2020,(02):30
[2]吴小勇.新时代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1):40-41.
[3]柴珍珠.改善师生关系让学校发展充满力量[J].人民教育,2018,(06):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