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优化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张丽
[导读]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作业布置,是为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对于作业的布置,不同的教师会使用不同的方法,以及作业布置的内容和数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及更多教师认为多布置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殊不知作业的布置不在数量,而在内容和质量方面。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的作业布置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为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进步提供基础的保障和支持。

张丽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双桥镇绍江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作业布置,是为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对于作业的布置,不同的教师会使用不同的方法,以及作业布置的内容和数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及更多教师认为多布置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殊不知作业的布置不在数量,而在内容和质量方面。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的作业布置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为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进步提供基础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用优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07-01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一方面可以方便检查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调整自己教学。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可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作业,使得作业并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优化作业布置。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以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的感受
        在教學中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对知识加深记忆,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因此,知识性在作业中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教育教学提倡“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作业布置的“本位”,所以,作业布置除了要体现出知识性以外,更主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本身的感受和能力。当作业的布置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学生就会对作业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厌恶写作业,畏惧写作业,布置作业的初衷就会被误解,作业的功能也难以实现,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2 教师为主,形式单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都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主导着教学的进行,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有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的主导行为会导致作业布置形式单一,而且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是依靠自身的经验或者认识来选择他个人认为是最好的作业,而不去或者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
        1.3 以考试为目的,违背教育目标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或者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是以最终的考试为目标的,所有的作业都是为了最后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成绩。而且这样的观念还影响了很多家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人们都认为只有取得高分才能有好的竞争力。这样偏差的意识观念体现在作业布置上就是“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学生的负担加重,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2.1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想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技能,就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消化。


因此,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量,不能因为急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作业,而不是以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盲目应对,甚至造成学生出现抄袭、让别人代写作业等现象,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2.2语文作业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再加上语文作业的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紧跟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语文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泼水节》这篇课文,老师可以举行以这篇文章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场面并写出感想,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兴趣大幅度提升。
        2.3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开放性强是语文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與教育实践相结合,使课内和课外的教育资源相融合,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不仅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做到与社会息息相关,此外,老师还应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
        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语文质量的策略
        3.1多元化学习策略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多元化设计,帮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教学和作业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业设计具备个性化和丰富化等多元化特点。
        3.2营造趣味性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过于被动的学习状况,语文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兴趣才是学生完成作业,最有效的方法,老师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借助多种感官共同融合的作业。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中,老师可以用手机或者录音机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都在干什么,或者他们童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然后学生们就会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把生活中的小细节带到语文课堂中,在生活点滴中提炼美感,情境结合,在学生头脑风暴的时候,让学生写出他们的童年趣事,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启发学生的思维。
        3.3强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倡导学生探究发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老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教材中动人场景,或漂亮的风景,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下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
        结论
        作业的布置不应该只注重数量,具体需要基于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以及布置,这样可以使得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满足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和学习需要,也更是可以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使得课程教学质量能够在合理的作业保障下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建萍.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J].天津教育,2020(26):167-168.
[2]李斯慧.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161-162.
[3]吴小辉.优化前置性作业设计,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小学时代,2020(0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