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杨琼花
[导读]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活动形式,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提升对物理知识的吸收效率。同时,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向教育工作者倡导适合时代要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此,教师要把握合作教学的意义,并有效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从而提升其对物理知识的吸收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杨琼花    罗平县罗雄第一中学  655800
【摘要】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活动形式,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提升对物理知识的吸收效率。同时,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向教育工作者倡导适合时代要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此,教师要把握合作教学的意义,并有效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从而提升其对物理知识的吸收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54-01

        引言
        物理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了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等诸多知识内容。物理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教材上的理论内容,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师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当中,以小组合作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实验的现象,研究实验的操作步骤,明确物理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而夯实了学生的物理文化基础,强化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教学角度而言,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观察教师如何进行实验,后续再模仿教师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没有思考的空间。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无法得知学生是否理解了实验原理,也无法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由于物理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和现象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过于片面,进而影响了全面、系统的物理知识网络构建。因此,教师应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探究原理,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物理实验中,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但不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合作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升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设计实验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教师应当分析每一个物理实验教学的主体内容,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用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分析出一些适用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内容,科学设计这些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合作学习理念应用到实验操作设计当中,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策略掌握到实验的本质内涵,从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究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明确每一步操作安排,与小组成员共同配合完成操作步骤,进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例如,教师积极分析实验教学内容,认为电流的热效应这一探究内容不适合小组合作探究,而凸透镜成像适合于小组合作实验,使学生相互配合操作凸透镜,观察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观察实验,明确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等,进而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促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良好的学习乐趣。
        (二)明确实验教学目标,高效开展合作
        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并明确制定出实验探究目标,促使学生能够找准探究方向,从而高效开启合作活动。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既能够有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又能够促使学生物理思维变得灵动活跃起来,设想出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思路,来探究物理现象的发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分析,并对其中的实验活动有清晰的认知,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标,促使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调动自己的探究热情,有效吸收物理知识。
        (三)科学设计实验问题,增加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
        物理教师应当认识到问题对小组合作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积极设计出科学化的实验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实验,使小组成员通过问题开展探究,以问题作为探究的方向,与其他成员共同思考实验操作的步骤,积极表达出自我的意见和想法,进而增加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物理实验,设计出以下问题:“什么是杠杆?”“杠杆平衡需要哪些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及阻力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使学生以这些问题思考实验的具体步骤,与小组成员制定出完善的操作计划,通过查阅资料明确杠杆的具体概念,同时,与小组成员共同操作杠杆实验,收集到众多的数据,以增加学生对杠杆定理的认识与理解,促使他们明确杠杆原理的数量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故而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非常有价值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重要的是,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思维,相较传统的实验课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增强综合素质,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9(11):178.
[2]张立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34):22.
[3]杨登宝.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3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