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罗永芬
[导读] 游戏化教学是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产物,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要做的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制订出符合学生的数学游戏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罗永芬     巫山县大昌小学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产物,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要做的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制订出符合学生的数学游戏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0-01

        引言
        游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常见形式,结合数学内容组织游戏活动,可以打破以往重读书、轻游戏的情况,促使学生的天性得到发挥。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滋生了抵触情绪,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影响到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作为智力娱乐活动,可将数学知识点融入趣味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数学游戏可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学分科,逐渐发展成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在数学课堂中,部分知识点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可将这类知识点融入教学游戏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数学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还可体现出数学教学的逻辑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造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导入数学游戏,打造趣味课堂
        要构建趣味数学课堂,融入游戏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比较活跃。相比于学习,学生更喜欢游戏,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融入其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基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发现,很多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难度并不高,只要在教学中融入游戏,便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比如,在“和差问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并应用“比身高”的游戏,引导学生表演出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邀请两名身高不同的学生走向讲台,在游戏的第一阶段,要求个子高的学生弯腰,与个子矮的学生身高保持相同,要求台下学生观察两位同学之间的身高差,将个子高的学生的高出部分去除,即可得出个子矮的学生的身高。在游戏的第二阶段,要求个子矮的学生踮脚,使身高能够与个子高的学生保持相同,要求台下学生密切观察,个子矮的学生的身高加上脚尖踮起的高度,即可得出个子高的学生的身高。
        (二)应用情境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在实施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测试多种多样,其中情境游戏化教学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注意力也处在正在完善的过程,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而游戏化教学可以针对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全面设计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某一个学生为坐标原点,通过口令让学生完成起立和坐下的动作。如全班学生全部坐着,教师发出口令:“A左边的同学站起来,然后B右边的同学站起来。”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在做游戏的同时,告知学生位置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三)运用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是常见的小学教学方式之一,运用数学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节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加减法计算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卡片设置小游戏,3个同学为一组,前两个同学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加减法计算,在规定时间内算出正确答案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相比于传统的训练方式,这类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打造一个集趣味以及高质量于一体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开展课外游戏,帮助学生学习和回顾数学知识
        小学生在课外也需要进行一些游戏活动,而适当的数学游戏,能够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回顾一些数学知识。比如,一个叫作“五毛和一块”的游戏:教师将男生、女生分开,一个男生代表五毛钱,一个女生代表一块钱,然后将学生排成一个大圆圈,教师作为裁判,在宣布游戏开始后,教师喊出一个钱数,比如说三块钱,就要四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抱在一起。裁判一旦喊出钱数,学生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该钱数,落单的同学,就意味着出局,之后游戏也一直这样进行,直到人数不足以组成喊出的钱数才结束。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们运动,增强自身的体魄,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考验学生对钱数的认识。
        (五)竞赛类游戏,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讲解关于“数的加减法”内容时,可能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此类内容,较为抵触和不耐烦。对此,教师可以先列举一个数字“6”,然后在教室中寻找关于6以内的加减法,通过算式说明,或是要求学生之间比赛,看看谁算得多、算得准。有的学生说“教室中有很多窗户,左边有三扇,右边有三扇,一共是6扇窗户,列出算式3+3=6。”对于勇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肯定和表扬,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内容,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自身所掌握的内容来解决问题。通过此种游戏活动设计方式,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便于后续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将游戏化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度,只有把握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设置好每一节课的目标,并按时按量完成,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荣成.浅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52):74-75.
[2]魏国平.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2):94.
[3]纪会.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36):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