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的创新设计微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李宾
[导读] 众所周知,课后作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又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科学设计课后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李宾    陕西省西安经开第十六小学  陕西  西安  710200
【摘要】众所周知,课后作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又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科学设计课后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38-01

        引言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之后,在具体问题和情境中去实践,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数学是小学课程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以后理科学习的支柱学科。在素质教学的开展和推进中,我们要减负,更要增效。就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问题,我们要精心设计,大力改革,提高学生训练和实践的效果。
        一、注重实效,让学生作业后有所得
        小学数学要让学生爱上思考,让他们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获得;否则,会挫伤他们数学学习的情感。注重实效,就是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地运用,在运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如在《克与千克》这样的内容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到超市、菜场等地方,去称一称不同重量的物体,对克与千克有更清晰的认识。课后作业的实效要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在知识运用之后,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如在周长、面积或者体积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布置一些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测量和计算的实践题,促成学生思考和获得思维的迁移。如在长方体的面积学习之后,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然后进行计算。我们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之后,精选一些有思维创新的进行指导和点评,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思维的训练和学法的提升。如有个学生找到了停车位,进行了内框面积和外框面积的计算,自然地得出了白线构成的长方形线条的面积,这就是一种新思维、新收获。我们在点评中肯定了他肯动脑筋,也鼓励其他同学再发现,再获得,从而提升了学生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对特殊图形的计算能力。当然,我们这里注重实效,其中就是提升课后作业的实操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抽象和逻辑思维,形成了会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增强课后作业的拓展性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这里讲的拓展性课后作业,就是说作业要具备开放性、操作性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所学的数学内容为基础,通过生活性、探索性、开放性的作业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启心智、提高能力,让他们在这样的作业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在设计拓展性作业的时候,要以多变的题型、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综合性问题、多样性解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位置与方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会辨认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和位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准确体现二者之间的位置和方向关系。通过这样具有操作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要能有趣,激发起学生们的作业兴趣
        任何人对有趣的事物都是充满兴趣的,也能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积极融入其中;但相反,若是所接触到的事物是枯燥的、单调的,则很容易由内心产生抗拒甚至是抵触的心理。作业之于学生们同样也是如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就观察到每当课后作业较为有趣时,学生们第二天上交的作业所呈现出来的完成效果就会好很多,但若是仅仅只是让学生们做课后练习题或者做数学试卷,则学生们所做数学题目出错的情况往往会多很多,作业完成的效果不容乐观。由此我们便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即学生们对有趣的作业内容接受度较高,能在认真完成、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切实达到借助作业优化数学学习的预期效果,由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便应当充分确保其趣味性,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千克、克、吨”这节内容之后,我一改以往让学生做大量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的做法,改为为学生们出示了如下一段文字:早晨起床后我打开一盒重50千克的牙膏,挤了牙膏认真刷了牙,然后坐在餐桌前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4吨的书包去学校了。到了学校之后,同桌递给了我一听重500克的饮料,好喝极了;喝完饮料之后,后桌的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1000克的盐和1千克的糖哪个更重?我告诉他1000克的盐更重……在给出学生们这段文字之后,我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上述内容,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其中运用正确以及运用错误的地方各自找出来,同时要说明错误的地方应当如何调整与改正。这一形式的课后作业既与学生们课上所学的“千克、克、吨”知识紧密相连,而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更为新颖与有趣,因此,学生们参与到本次课后作业之中的积极性更强,不用督促,他们便非常愿意认真阅读同时找出其中的正误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容易便能发现世界上不会有一个重量达65千克的鸡蛋应该是65克,也不会有谁的书包重达4吨应该是4千克,也会知道1000克等于1千克,所以1000克的盐和1千克的糖重量相等……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在耳目一新的趣味作业中复习了知识,收获了成长,充分表明了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激发起学生们作业兴趣的积极意义及其价值所在。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问题上,我们要重视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多给学生积极参与的动力,让他们有实践、创新的机会,在注重实践、寓教于乐和趣味学习中获得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盈春.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2020(19):22-23.
[2]王春玲.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3]熊星九.浅谈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