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黄森端
[导读] 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鉴于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将其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黄森端     漳浦县实验小学城北分校
【摘要】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鉴于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将其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52-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人们对计算机知识需求日益增加的同时,计算机教学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
        一、通过微课制作优美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微课起源于智慧课堂,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习内容的难点和重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成知识构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合理运用能力。在小学信息课堂中加入微课元素,学生能提前将要学习的内容完成预习,将重点和难点标记出来,最终实现学生的预习方向更为精准,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疑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做出有针对地讲解。此外,微课教学还能将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和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借助教材内容科学的设计微课,有效结合导学案,这不仅能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有助于学生在钻研课本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制作优美微课课件,将趣味性元素融入教学中,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动力,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自觉预习和复习,更全面的接受新知识。
        二、加强实践操作,构建高效课堂
        从本质上来讲,信息技术是与其他科目不同的。因为其他科目大多教授的是书本知识,信息技术更注重学生的上机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教学理论知识而不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学生就无法运用所学知识,那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放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操作的平台,并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有效地提高信息素养。例如,在学习《设置个性桌面》时,教师先教会学生基本的电脑桌面设计方法,包括文件夹的整理、图标的调整、桌面字体大小的调整以及壁纸的选取等基本操作,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电脑桌面。有些学生直接从计算机中的本地文件夹里面选择图片作为壁纸,有的学生则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后再用作图工具在这些图片上增加一些简单的文字和图案,每位学生都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心创作。教师最终做出激励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游戏,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要想确保游戏教学法在构建相关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中的有效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开展一些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加大各种电脑游戏在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或者课后延伸环节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在不断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亲身操作电脑,促进他们对相关电脑硬件设施和软件知识的理解学习以及灵活应用,促进他们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能力,确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实施的高效性。例如,在有关鼠标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引入切水果的电脑游戏,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相关鼠标理论知识后,自主操作鼠标进行切水果的游戏活动,锻炼他们对相关鼠标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促进他们的鼠标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增强课堂实践与应用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观察、多留意学生的喜好,并把这些喜好一一记录下来,这样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时,我们就可以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资源稍做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面引入,必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遨游因特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开课前调研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可以对因特网产生初步感知,并发现其与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由此必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以及现实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创建相关文件夹的任务,将自己所搜集到的知识和资料展开分析整理并保存于这一文件夹中。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必然可以有效深化对于因特网的了解。
        五、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中具有很多鲜明的特色,例如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等等,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时候,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偶尔也会出现学生因为理论知识和操作太难了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自己的评价体系多元化,如果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就算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也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对于任何学生,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自信,不畏惧以后复杂的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在不断地更新并走向高端化发展。创新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路上持续前进的核心灵魂所在。要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情感需要,然后根据这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创新,那么,就能快速地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并打造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柏燕婷,宋慧军.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新课程(上),2019(12):67.
[2]邹利花.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35):71.
[3]任金华.丰富教学方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