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多样创设 陈莹娇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陈莹娇
[导读] 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创设形象的情境内容,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文本环境,引发情感共鸣。情境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情感,增强乐感,提高音乐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与新时期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相符合。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多样创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陈莹娇    宜兴市实验小学  214200
【摘要】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创设形象的情境内容,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文本环境,引发情感共鸣。情境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情感,增强乐感,提高音乐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与新时期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相符合。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多样创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多样创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75-02

        引言
        一直以来,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音乐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被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学校对这门学科的投入力度较小,教师和学生均未给予音乐课程应有的重视,教学体系并不成熟。新课改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肩负着德育和美育重任的音乐课程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相继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到音乐课上。
        一、音乐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从字面理解,分为“情”和“境”两个层面,其中,“情”即指“情感”,“境”即指“环境”或“意境”。“情”是情境创设教学法的核心,以激发学生情感为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积极解决问题。从广义上理解,教学情境会延伸到教室之外的空间,比如整个社会环境,在音乐教学情境中,学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实践者和建构者。基于情境创设的音乐教学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应帮助学生主动建构音乐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深度,本文的情境创设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环境,拒绝贪大求全,不包括学校开展音乐教学的相关硬件设施:如校园环境卫生、多媒体设施、教具等。根据古今中外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同时借鉴笔者在音乐情境教学上的实践成果,本文对音乐情境创设做出如下定义:音乐情境创设是以音乐课堂教学为平台,教师结合具体教学目的创设具有轻松愉悦氛围的、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最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多样创设
        (一)展示音乐画面,搭建形象化
        学习情境在音乐课堂中,对音乐而言往往是抽象的。情境法教学,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形象化音乐画面展示为情境,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从画面中发展音乐想象力。如在聆听“青蛙妈妈”歌曲时,该曲为童声独唱形式,旋律清新、明快、流畅。在内容上分为三段,每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不同。为此,对低年级小学生,我们可以展示具体的音乐画面。在第一段学唱时,以池塘为背景,青蛙妈妈带领小蝌蚪在荷叶下自由的玩耍,营造温馨的氛围;第二段学唱时,我们导入小男孩用小桶打捞小蝌蚪的画面,带之回家;第三段学唱时,我们设置青蛙妈妈寻找小蝌蚪而不见时的焦虑画面。每个画面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相呼应,让学生在歌唱中,观察相应的视频画面,初步感知音乐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去体验歌曲所要表达的艺术感染力。同样,在不同的音乐作品学习中,对情境的创设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如在学唱“买菜”歌曲时,该曲以说唱方式表现买菜的情境。我们可以在学唱之前,播放与买菜相关的视频场景;接着,引入角色扮演方式,挑选学生做小孩,老师扮演奶奶,一起手拉手去买菜。在教师与学生表演过程中,引领学生一起唱念歌词。真实、生动的情境,为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体会音乐形象做好铺垫。
        (二)创设故事情境,打造精彩有趣的音乐课堂
        兴趣是内驱力,是学生在学习上持续攀登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驱动学生不断进步,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实现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提升。纵观小学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很多音乐作品都是与故事有关,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故事情节展开教学,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有效理解音乐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音乐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唱《小红帽》这首歌曲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总是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帽子,所以大家都叫她小红帽。小红帽和外婆非常好,这天,她的妈妈又让小红帽给外婆送食物,外婆的家在森林里,临走前,妈妈嘱咐她,让她一定要从大路上走,不然会遇到大灰狼。小红帽很害怕,但是想到能让外婆吃上这些美味的食物,她还是勇敢地去外婆家,她一直走在大路上,并且四处环顾,看看是否有大灰狼,把食物送给外婆后,她看太阳快要落山了,于是立即往家赶,她要快点到家,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的梦乡。”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这种故事情境的创设,瞬间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唱这首歌,学生能够快速学会,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描述出语言情境,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
        小学音乐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课程目标,实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产生自己对于音乐的联想以及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表达。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时必须注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不要出现天马行空的不符合课程内容的情境创设,注重与其他教学方式融合。将学生看作是教学主体,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机会,方便学生释放音乐潜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注意自己的语言描述,充分发挥语言的魔力,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将音乐的魅力利用语言展现出来。通过语言与联想,为学生创设出音乐情境氛围。学习歌曲的时候,歌词是最能表达创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小学音乐课通常会涉猎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课程学习,赏析此类音乐时,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描述,讲解歌词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但语言的使用要注意不要过于夸张,尽量具有通俗性,方便小学生理解。
        (四)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是指音乐教师根据所需教学内容,创意地设计出与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以游戏为教学手段,促进小学生有效地进行音乐学习。游戏是每个孩童心之向往的,玩是孩童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过渡来,他们的身心特征决定了他们爱玩的特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用与课程相符合的音乐游戏,能迸发学生学习热潮。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游戏导入,不仅能迸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小学生能更加融入课堂中,而且还能通过跳绳的游戏,映现出歌曲的情境,还能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跳绳游戏理解这一歌曲的情感。比如在《跳绳》这节课中,教师通过跳绳比赛导入,“同学们,在课开始之前呢,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虽然游戏情境能丰富音乐课堂,但在选择游戏是要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游戏内容,要意识到游戏的启发性。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生审美情趣、音乐素养的生成,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情境法教学手段,带领学生从中感受音乐形象。如问题情境、语言情境、类比情境、生活情境等,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多样、趣味、鲜活的音乐学习氛围。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教师在音乐情境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口、耳等,让学生真正去体验歌唱、去体验音乐,去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李真.关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几点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20(02):64.
[2]潘鸿雁.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42.
[3]刘迎旭.创设良好音乐情境优化小学音乐教学课堂[J].新课程(上),2019(11):162.
[4]张晶.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优化探讨[J].东西南北,2019(21):135.
[5]盛群.试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12):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