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李雷沙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李雷沙
[导读]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尝试使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更高效的语文学习。在众多教学方式中,思维导图方式通过其新奇的特点不仅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教师的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分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几条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李雷沙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南村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尝试使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更高效的语文学习。在众多教学方式中,思维导图方式通过其新奇的特点不仅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教师的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分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几条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72-01

        1.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课前预习中
        能否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将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课前预习时,将思维导图运用其中,能帮助学生找出课文的难点,并通过课上教师的讲解,提高学习效率。以预习《桂林山水》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后,从“山”和“水”两方面,简单绘制思维导图。如在绘制桂林的山时,一方面将桂林山的“险”“秀”“奇”的特点提取出来,另一方面,将与之进行对比的香山、泰山的特点归纳出来,写在思维导图上。通过预习前的思考与分析,得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结论。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主次之分,将思维导图所罗列出的知识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2.将思维导图应用阅读教学中
        将思维导图有效地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将文章抽象内容转换为直观的图形语言,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以《田忌赛马》为例,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清楚地标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孙膑应战策略。如在第一场比赛中,齐威王的上等马赢了田忌的下等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取出关键词、赛马的场次、出场顺序以及结局,并将结果标记出来,第二场、第三场也是如此,通过思维导图的对比,得出只有通过取舍才能以智取胜的道理。
        3.将思维导图应用在习作教学中
        作文点评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在点评作文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过程。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作文点评教学也是教师尤为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思维导图可以使作文点评教学更高效地开展。在作文点评环节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避免学生对作文内容的理解片面化,使学生可以从微观、宏观的角度,更加全面地将内容进行把握。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找寻文章中的习作亮点。
        例如,在点评《太阳》这篇课文时,笔者便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课文中的习作亮点进行提炼,并将亮点内容在思维导图上进行填充。然后再借助思维导图中的分支,将课文中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都列举出来。比如,太阳是个大火球,它表面的温度约五千五百摄氏度;钢铁碰到它就会变成气体;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等。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结构和主旨,了解说明性文章的习作方式,习得说明方法。



        4.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材
        学生从中年级过渡到高年级,也是从写话过渡到习作的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没有观察意识,在习作练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缺乏习作的立意视角,容易出现素材匮乏的现象。而借助思维导图正好可以改善这种局面,帮助学生在习作时学会选择合适的素材。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习作的立意视角。
        例如,在习作练习“我的心爱之物”时,在学生学习《桂花雨》《珍珠鸟》课文后,对心爱之物的内涵有了初步的理解。借此,笔者帮助学生为习作立意,想写什么物品、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你的心爱之物。通过立意能够使学生明确这次习作想要表达的意图。在进行师生课堂探讨时,笔者借助思维导图随机为学生演示立意的过程,为习作选材奠定基础。
        笔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的珍珠鸟。那你们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学生1:跟我一起长大的金毛狗,它叫皮皮,它很喜欢舔人。
        学生2:我过生日时,姐姐送我的安徒生童话画册集,因为她知道我特别喜欢童话故事,还喜欢画画。
        学生3:爷爷送我的一支钢笔,那支钢笔爷爷用过很多年了。
        学生4:我五岁时,爸爸送我的玩具熊,从此爸爸上班回来晚的时候,都笔者:你们看,每个人的心爱之物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正如老师这张演示图,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写。
        借助以上思维导图,学生的习作立意和思路被充分扩展,可以有效地避免作文立意平淡、文不对题的现象,帮助学生有效选材。
        5.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意识
        教师在设计字词、古诗、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名著阅读的教案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思路,使他们做好知识预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这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对词语进行分类,总结知识规律,并归纳词语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词语时,要让学生逐步理解词语的词义、感情色彩、来源和语法功能,进而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汉语短语的用法,并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词语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主题多是特定的,如围绕事件、话题、语法、词组用法等内容展开。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语文语言知识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另外,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展现自我,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和总结他人的观点,并和同学交流探讨,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导学生使用更高效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效率,促使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39.
[2]王洋.解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