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更有实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袁旭东 许改娜
[导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就是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语言和内容的鉴赏分析,归结文章的主题。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内容都是经典作品,它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会让教学实效大打折扣,而富有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会让语文课堂更符合“立德树人”的方针要求,通过变通方法、生活化引入、分层施教、培养口语表达和综合评

袁旭东  许改娜     定边县职教中心  定边县第二中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就是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语言和内容的鉴赏分析,归结文章的主题。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内容都是经典作品,它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会让教学实效大打折扣,而富有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会让语文课堂更符合“立德树人”的方针要求,通过变通方法、生活化引入、分层施教、培养口语表达和综合评价的实践,会让学生真切理解教学内容,对语文课堂学习更有兴趣,也会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方式;语文;实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65-01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无处不在运用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中职语文教材大纲要求,“要认真贯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侧重于读、写、听、说和思维等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文本和生活两个方面去设计教学,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变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变通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去设计自己的日常教学,让语文教学就会变得有趣、有意思。教学中,我们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多为学生搭建参与平台,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教师讲课时尽可能多关注学生课堂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看到学生一片沉闷情境时,教师应及时联系现实生活,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更多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瞌睡或倦怠的学生从厌倦课堂回到关注课堂或参与课堂②。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不拘泥于仅有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学课本内容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适时在课堂进行场景性延伸,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过程生活化,调动学生参与性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摄入生活化元素,让语文课堂变为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课堂。
        课堂的导入可以生活化。例如,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堂导入可以联系学生日常学习实际切入,也可以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新闻和故事作为导入内容,教师讲完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启发说出来,并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③。  同时,课文的讲解和课堂拓展练习可以生活化。如文言文教学中,遇到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时,可以联系现代汉语词语并配图片进行明确,让枯燥难道的词语在图片面前显得自然轻松。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意义深远。教师可以注意语文课堂练习的生活化实践,进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例如,小说单元学习中,面对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学生分析身边同学入手明确人物形象分析方法,通过学生转入文本学习内容,进行小说人物形象口头、书面分析,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了分析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实效的目标。
        三、实施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中学生在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基础上进入高等学校,相对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不同的教学水平。因此,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讲课时,学生回答简单的内容,老师讲解难的内容。同时,在布局操作上,也有分类要求。比如,在谈到文言文的内容时,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自我意识差、语言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能解绝生词、背诵名句;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外,他们还需要背诵重点段落;对于高水平的学生,他们有更高的要求,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可以独立背诵全文和翻译全文④。同时,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积累,为写作和日常演讲做好准备。以上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收获。
        四、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方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得更接地气。中学语文教材中都设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应用文写作训练,有口语表达与交际,这些内容可以和阅读欣赏内容进行结合,综合设计,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提高。
        尤其是高职语文教学要提前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更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充分利用日常语文课。老师每天可以抽出五分钟让学生当班讲课。演讲的内容可以是新闻,可以是你身边的事情,可以是你自己对生活的新体验和感悟。内容可以广泛,主题可以与课文教学相衔接,也可以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同时,教师可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准确、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改变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师往往习惯按照学生的成绩给学生进行定位:好、中、差。教师喜欢成绩高的学生。成绩好的考出高分,自然就会在情理之中,片面的教学评价因此而诞生:成绩好的给予鼓励,成绩差的就冷落一边⑤。职高学生的评价应在注重知识的同时,多去考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参与班务管理、卫生劳动、体育活动、值日演讲、文化墙设计、社团参与、课本剧等多方面去评价学生的能力,将语文课堂生活化,这样能兼顾文本与生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会去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逐步走出“文化课”落后的阴影,让自己在语文课堂里重新找回自我。
        语文是生活性学科。“大语文教育”理念很适合中学及职高学校的语文教学。语文与生活结合,让教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不仅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且语文教学也会因强大的实效性而魅力无穷。
参考资料
[1]王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J].当代旅游,2019(10).
[2]张美.王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8).
[3]封丽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能力的提高[J].教育界•上旬,2013(9).
[5]鲁明.中职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浅论[J].商情,2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