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的评语妙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覃联英
[导读] 就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而言,教师倾向于使用符号“√”和“×”来表示答案是对还是错,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节省了批改作业的时间。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只通过死板生硬的符号知道答案的对错,不知道具体内容。问题越积越多,直接影响学生对作业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覃联英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六隆镇洞弄中心校  533318
【摘要】就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而言,教师倾向于使用符号“√”和“×”来表示答案是对还是错,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节省了批改作业的时间。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只通过死板生硬的符号知道答案的对错,不知道具体内容。问题越积越多,直接影响学生对作业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妙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55-01

        引言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在学生作业上写评语是语文老师在看作文或班主任批周笔记时所做的事,而数学作业与评语无关。数学教师对数学评语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够重视,与学生交流评语严重不足。有些老师,虽然知道评论的作用,但是怕麻烦,还没有形成写评论的习惯。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时,只使用勾号或十字来判断对错,用“A、B、C、D”来划定作业的等级,或者顶多用百分制来给出量化分数。这种枯燥的评价缺乏动力,不准确、不细致、不片面,没有全面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引入评语,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学生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业批改中,学生的需求是保证作业批改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矫正的形式比较简单。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和“×”的批改方式,使得学生很难从作业书中看出老师的想法和态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的作业本上大多有“×”,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习效率。第二,改评论太单一。小学生比较活跃,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该结合小学生当前的行为发展特点,运用一些微妙的评论来批改作业。然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差”等单一评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的妙用
        (一)妙用评语,激励学生进取
        其实,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鼓励永远比批评更有作用。但是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一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情急之下就是满口批评,“这么简单,你怎么听不懂呢?”“作业太乱,以后注意!”“罚抄八遍、十遍”等等。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细想想,对于这些评语也好,批评也好,学生在心里会怎么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对数学学习彻底失去兴趣。


所以,老师一定要借用批改作业的时机,给学生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有往前赶的动力。比如,应用题“妈妈一共有48元,给小明买书花了42,买错题本花了1.5,妈妈的钱够吗?还剩多少?”有些同学把式子列对了,答案却算错了。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用评语提醒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对,只是粗心了。如,“就你平时的水平,这道题是不会错的,最难的列式,你都对了,答案可能是你疏忽了,以后在这方面注意,一定能拿高分。”这样的评价,不但强化了学生对自己粗心的注意,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更有热情,更有信心,从而促进数学成绩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基于心理需要,实现作业评语分层
        在学生完成了作业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使得学生可以透过教师的点评,认识到自己在完成作业中的表现,以便基于评语进行改进。但是,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时,教师都只是根据作业本身给予点评,而不考虑作业对应的主体,以至于一些心理较为敏感的学生在获得教师批评指导性的评语时,会伤害到自尊心,从而打消学习数学内容的动力。所以,为了改良这一情况,教师有必要在进行评价时,针对学生的基本心理情况进行评语内容的细致化设计,让学生基于评价真正地获取力量。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边形的面积,使得学生可以基于多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作业。之后,教师检验学生做作业的成效,并开展分层评语。在实际进行评语的设计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如对于内心较为脆弱的学生,教师设定的评语偏向于鼓励层面,对于内心较为坚强的学生,教师设定的评语偏向于批判层面,以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评价中获得力量,实现成长。
        (三)采用多样化符号批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传统作业批改时,教师经常采用“√”“×”两种符号进行批改,单一批改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只尽快改正错误,而不去深思出错的原因。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为了充分发挥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批改符号。例如,学习了“分数乘法”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小红有100元,小青是小红的2/5,小军是小红的1/4,小军有多少元?有些学生计算完成后忘记写单位,教师可以在计算结果后面画一个“()”,提醒学生要记得写单位。有些学生写的式子正确,计算结果错误,这时教师可以用“○”圈出得数,强调错误的地方。对于全部正确、书写工整的作业,教师可以画上笑脸。运用多样化批改符号,使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有了强烈的期待,能认真分析教师批改的地方,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评语应用于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打破了传统作业批改简洁明了、启发性强、亲密性强的局限性,改变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善用评语,让其“活”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田恒奎.让数学作业批改评语“活”起来[J].试题与研究,2020(16):182.
[2]王靓.评语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巧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0):88.
[3]兰琪.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18-06-13(B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