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会考遗传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汤作秀
[导读]

汤作秀    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九年制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97-01

        遗传规律分析考题在每年的成都市会考及中考中分值都最高,是会考的重要考点,但这部分知识恰恰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难点问题。近几年,我一直在八年级担任生物教学工作,对于会考复习有一定的经验,现就遗传复习谈谈我的做法。
        一、分析考查方向
        我研究了近几年的成都市会考题,对于遗传规律的考法,多数是以分析题(或加入图示)的形式考查,不外乎两个考查方向:染色体问题和基因问题。我的遗传复习课就围绕着这两个中心问题展开。
        二、复习策略
        因为遗传分析考的多,分值高,因而我往往进行专题复习,就从染色体和基因两个角度进行,用时3课时,第一课时进行染色体问题分析,第二课时进行基因问题分析,第三课时综合练习。
        1.染色体问题的复习
        染色体问题分析一般可以从染色体组成成分、染色体数目变化、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几个部分进行。在我的复习中,首先梳理知识点,从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这四个概念引入遗传物质,进入染色体。再用一个典型的图示引导学生分析染色体的结构,特别是染色体与DNA、基因的位置、数量关系(如图);
        然后以人为例,让学生完成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图,得出变化规律。


(如下图)
        对于性别和性别决定也是以典型图例进行复习,
        从上图中,让学生归纳男女染色体的区别,男女性性染色体组成和染色体组成的书写,再引导学生完成性别遗传的图解(如图)。
        今年,我校梁丹老师按照我指导的此方法,在第14届龙泉驿区课堂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基因问题复习
        在涉及基因问题的考题中,有这样一些考察点: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分析后代可能的概率。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在我的复习中,我通过2个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判断基因的显隐性的方法——假设法。
        例1 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孩子,请问再生一个孩子的表现型和概率。(基因用A-a表示)
        我带领孩子们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假设有耳垂基因为显性,孩子为无耳垂,孩子必然是双隐性(aa),则父母均为Aa;假设无耳垂为显性,则父母基因型必然是aa,则不可能生出含A基因(有耳垂)的孩子,从而判断出有耳垂为显性。
        例2  纯合体的棕毛豚鼠(雄)与纯合体黑毛豚鼠(雌)相交后产下的所有后代全是黑毛.请分析各豚鼠的基因型.(用T、t表示控制皮毛颜色的显、隐性基因)
        也是用假设法:假设棕毛为显性,则棕毛亲代为TT,黑毛亲代为tt,则后代是Tt,只能是棕毛;假设黑毛为显性,在棕毛亲代为tt,黑毛亲代为TT,后代是Tt,为黑毛。
        由上述两个例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归纳出判定显隐性的基本口诀——“父母同,子不同,子为隐;父母不同,子全同,子为显。”
        当学会了基因显隐性的判定,再就上述例1进行基因遗传图解的书写训练,这样后代的基因型和概率问题就迎刃而解。(如图)
        遗传分析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大难题,通过我的专题复习,能尽量让大部分孩子掌握染色体问题的分析,基因问题也能得到部分分数,不再望而生畏,无从下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