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邱利静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邱利静
[导读] 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地发展,衍生出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更是成为社会中的热点词。在初中历史中,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十分的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初中生形成历史思维以及能力,还影响学生个人素养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对初中生在学习上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中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故事应用展开论述。

邱利静   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地发展,衍生出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更是成为社会中的热点词。在初中历史中,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十分的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初中生形成历史思维以及能力,还影响学生个人素养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对初中生在学习上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中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故事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历史故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96-01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取的那些能够帮助自身适应社会发展与促进发展的能力。历史核心素养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虽然我国核心素养理念发展较晚,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历史故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利用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是帮助学生系统、完备、充分学习历史知识,感知历史特性、解读历史内涵的认知载体,对应的知识构架比较完备、教学内容趋于完善,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同时实现认识视域拓展,获得价值观念塑造。但是,对于很多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彰显,认知发展的提升,在历史学习上也表现出更为迫切的夙愿,更为独立的个性。这使得教师必须在寻求教学方式变革,教学内涵创新上寻求突破。而历史故事的适时引入,则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学创设出更为多元、丰富、鲜活、生动的认知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带着饱满热情、浓厚兴趣、积极态度投身历史学习,获得实现发展。一是利用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历史故事激趣、设疑、造势,将学生引入更为生动、鲜活、丰富的故事情境,以切实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为促使教学指导开展铺设道路。在内容解析时,利用历史故事,完善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之外的知识和信息,为促使学生精准、充分理解历史知识、问题,走出认知困境而提供帮助。在以历史故事为辅助的教学情境驱动下,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会得到逐步提升,充分调动。二是应用历史故事激活学生情感。可以将历史故事转换为对应的视频、图画、音频、微课等,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识获得多元刺激,于无形之间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完善了学生认知。例如,在教授初一的课文“三国鼎立”中,教师可以引入《三国演义》官渡之战的故事,并利用故事性视频、图画等作为辅助,创设出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曹操这一历史形象,深刻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认识到三国属于局部统一,鼎立局面的形成促进了边疆开发和民族交融,为新的统一做好了铺垫等学习内容。



        二、利用历史故事,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善于应用历史故事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思考过程会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优化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在初中历史课堂内教师开展实践探索过程,融合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思考中增强认知,在探索中了解历史学习的本质,会保证学生取得丰硕性的历史学习成果。 例如:在讲到初二“抗美援朝”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融合当时的特殊历史故事,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实际指引学生探索鸭绿江一带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环境特征,指引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到抗美援朝的英明举措。随后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增强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内容的感知,保证学生全面学习思维、情感感悟和历史学习素养的同步提升。
        三、利用历史故事,培养家国情怀意识
        在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有重要意义。历史教学并非只是讲述严谨的历史事件,教师还要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等,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教师不必局限在课本中,可将课本作为中心,积极向外拓展,为学生讲述一些我国古代先进文化和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等,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地以优秀历史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精神。例如:在讲到初一“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时,教师可讲述历史故事--对抗金英雄岳飞进行重点介绍,凸显他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如:在初二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在教学中可着重体现邓世昌英勇抗敌的精神,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影片的方式进一步渲染情境,带给学生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培养其家国情怀意识。
        四、利用历史故事,提高学生人文情怀
        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常言道“以史为鉴”,学生通过有效的历史学习不仅能让自身拓展知识文化眼界,更是让个人人文素质突破的重要渠道。纵观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也没能得到有效挖掘。虽然有部分教师也会尝试在相关教学设计中添加人文教学环节,但形式内容主要停留在单一的说教层次,导致学生对这类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较低,自身人文素养也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历史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很多学生都能快速的接受教师接下来开展的人文教学,学生对故事中的人文隐藏内容也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吸收。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考虑将历史故事作为承载人文情怀的教学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的人文特性,最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日积月累、不断地进行技能训练,从而沉淀的过程。通过利用历史故事,深度挖掘故事的深意,让学生们沉浸于故事中,激发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历史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国平.把控教学细节助力历史高效课堂[J].高考,2021(09):51-52.
[2]朱阿环.关于如何做好历史初高中衔接[J].知识文库,2021(05):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