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王丽
[导读] 习惯跟随人的一生,同时每个人的习惯也影响着人生的历程,就拿学习习惯来说,可以表现出人们对待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因此每个人拥有保持一颗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匪浅,保持这样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锻炼好的学习能力,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着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也极大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

王丽    广安市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习惯跟随人的一生,同时每个人的习惯也影响着人生的历程,就拿学习习惯来说,可以表现出人们对待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因此每个人拥有保持一颗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匪浅,保持这样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锻炼好的学习能力,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着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也极大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学习习惯;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82-01

        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的教学不容疏忽,对于语文的学习不管在哪一个阶段都是一门值得学习的重要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着重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的培养,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结实的基础,故本文就如何学会小学语文的四个基本能力的培养展开谈论。
        一、对“听”能力的培养
        “听”是人们了解这个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还在胚胎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胎儿自己的听觉,用来感受这世界的万物,可见人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渴望,也体现了“听”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听”是教学时的一大重要培养能力之一,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获取,并巧妙地运用到学习中,为了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学生要注重培养“听”的学习方式和能力。
        对于“听”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两个部分:第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上的故事或图片来进行讲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就汉字拼音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给学生讲解这一部分知识,让学生对拼音有更深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第二是学生既要善于听教学知识,还要善于思考,对于听讲的知识要有自己的思考,对于思考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互动,指引学生善于发掘和思考问题,而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再进行详讲,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训出学生优秀的习惯。
        二、对“说”能力的培养
        “说”的能力是一种人与人最直接的交流方法,所以在交流过程中,不能仅仅是说,还要让别人可以明确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说的过程中,要吐字清晰,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说”这个能力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一个良好的说话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综上描述,我们对“说”这个能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于“说”这个能力的培训,学生只有大胆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困难进行答疑解惑。例如,教学小学拼音时,因受当地方言和长辈说话方式的耳濡目染,部分学生的拼音受到影响,导致咬字不清,还有的区分不了前后鼻音,而学生只有勇于说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才能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制定计划并进行解决。



        2.勤于培训“说”的能力
        自古以来,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学习才能养成的,所以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勤于训练,对于训练自己“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是大声地朗诵课本,比如,现在的小学课本上一般都带有教材碟片,学生则可以利用教材碟片来进行跟读训练,进而提高自己的咬字清晰度,从而提高自己“说”的能力;第二是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例如,在交流过程中善于运用普通话进行交谈,注重普通话的发音,对于不正确的发音,学生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并进行矫正,大量的普通话交流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了学生表达的逻辑能力。
        三、对“读”能力的培养
        “读”是对文学知识的阅读和赏识,与前面的“说”不同,而阅读可以开扩眼界,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行为修养,在教学时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1.主动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心智未成熟,所以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新鲜感,尤其是对童话、寓言、神话等尤为兴致,而抒情类文章则少有兴致,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主动阅读和善于阅读的好习惯,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一类的书籍,先主动介绍一部分故事,留下一部分故事,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2.勤于在阅读过程做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令人心怡的句子或有所感悟的段落,如果不及时摘抄下来和写下当时的心境,再回来找之时,已是十分困难,对于不懂的生字和不理解的句子段落也可以摘抄,制做出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样的读书笔记习惯不仅能增加自己的阅历,而且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自身修养和思考的境界。
        四、对“写"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的能力主要有以下两种方面:第一是对中国汉字的书写,第二是对文章的写作。下面就以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汉字的书写
        汉字是中华人民伟大的结晶,承载着中国百年来的历史文化,而写好汉字不单单是时代的趋势,更是对中国从古至今历史文化的传扬。所以教学汉字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对细节的把控,多加练习并正确写好中国汉字,练习时不能只注重数量,更要看重质量。
        2.对于文章“写”的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想像一些同学在写作时总是无话可写或者重复写一个话题,就要善于培养自己在生活中观察事物的能力。善于思考并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只有干巴巴的叙事而已。而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要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及时改正,对于表现好的写作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表扬,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同时培养“写”的能力。
        五、结束语
        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书的过程中要注重育人,培养学生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的一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养其习于童蒙——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探究 [J].钮淑静;. 教育观察 2019
[2] “互联网+”助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 [J].周媛;. 亚太教育 2019
[3]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J].罗凤莉;.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