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何太春
[导读] 新时代视域下,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础字词外,还要引导其对学习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能够自己在课下主动读书。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环境,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何太春    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三角小学  524051
【摘要】新时代视域下,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础字词外,还要引导其对学习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能够自己在课下主动读书。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环境,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13-01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从字词、阅读,再到写作等,涵盖内容较多,但教学难度都是呈梯度增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可以保障教学质量。在创新改革教学体系期间,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确立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另外一个方面,教师则应当在现有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革新,主动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促使课堂氛围能够更加活跃。
        一、新时代小学语文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国际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培养专业型人才逐渐转化为综合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语文学科而言也是一样的,教师有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学科具有更好的兴趣,而引导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措施
        (一)增加课上师生互动占比
        传统教学模式中,考虑到每学期都有对应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师一般也都是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学进度,都会主动把控课堂节奏,但是这一现状就致使学生课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无法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针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增加课上师生互动占比,实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去思考,自己对文章产生理解。例如,在三、四年级教学工作中,该年级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自我意识,教师应当结合这一学生特征开展师生互动。课上,教师可以在文章开篇就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课文题目展开自己的想象,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起来,会主动去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


此后,在讲解完每个自然段后,都需要留给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该自然段的中心句,教师需要关注班上每位学生状态上的变化,及时开展互动,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精神状态都能够保持集中。
        (二)互换师生角色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生一般都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这一特点,可以互换师生角色开展教学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年级制定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在组织开展互换师生角色活动的时候,应当以字词为主,以一个词语或者成语为主,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把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分享给其他学生。课上,教师先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预热,先将课文重点进行讲解,再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再例如,针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实际组织开展互换师生角色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侧重幼小衔接,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初中语文学科的难度。在让学生上台讲课的时候,可以延长时间至20分钟,每节课邀请1-2名学生进行分享,这样能够在保障课堂节奏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台下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个篇章的核心知识。台上学生在分享的时候,可以加深其对课文的印象,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课下提前进行预习,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这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对于台下学生来说,听到台上学生的分享也能够产生联想。
        (三)课上组织趣味辩论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并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内容,由于课文本身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依托课文组织开展趣味辩论会,就课文本身涉及到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判别。
        例如,在科技说明文相关篇目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科技是否有助未来发展确立辩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解进行表述,来分析科技发展的利弊。辩论会期间,教师只需要把控好课堂节奏即可,不需要做过多的干涉,完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本身的印象,并产生相应的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样的,在各类文章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都可以围绕课文的中心句设置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结束语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在实际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有教学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以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学生,如果改革过于超前,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无法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中段课堂教学措施[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35-337.
[2]朱彩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29):58-59.
[3]马强.试论小学语文教改教研工作发展现状及优化措施[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