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蒲鸿志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影响之下,小学数学教学标准中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其知识结构较为繁琐,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有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不断巩固已有的数学基础,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期,在此阶段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采取

蒲鸿志    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康桥)书院  51812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影响之下,小学数学教学标准中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其知识结构较为繁琐,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有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不断巩固已有的数学基础,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期,在此阶段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采取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更强,对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05-01

        引言:
        有效提问是课堂学习的首要环节。通过有效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这样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及时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疑惑;而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能够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梳理,形成完整的数学理论框架,并且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在逐步形成自身的逻辑思维架构之后,还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收获到更多的见解。在小学数学上进行有效提问,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一、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而教师作为数学课堂的主要经营者,在这一阶段教学时,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有方法的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课堂提问,诱导学生展开思考,使其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及时的理解和学习。学习数学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进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加缜密的思维和更为坚实的数学基础。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讲出一些身边的长方体,先对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学生表述结束后,教师在针对课本知识进行集中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目的的听讲。在课堂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适当的多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要及时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理解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数学能力。实际上,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自身不明白的知识通过语言组织精准地表述出来,然后在理解数学知识后,使得自身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只有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为之后的数学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着主要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程教学要求进行及时调整,采用最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手段。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参与,寻找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不断进行探索,同时不断调动自身的学习动力,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图形,在播放的同时适当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如果是对称图形,那它的对称轴是哪里?在将这些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们自然会在脑海中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充分激发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答案。另外,教学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逻辑认知水平。
        三、设置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按照刻板的理论进行培养,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要注重因材施教,不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好坏,同时教师在评价时切忌千篇一律,这样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多提一些较为开放的问题,开放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的各种观点都是合理的,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身的见解。通过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才能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能够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因材施教,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当学生形成发散性的逻辑思维之后,学生看待事物的观点和角度都是不同的,进而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结合教学重难点,诱发学生主动提问
        每节数学知识都会有重难点知识,每个部分的重难点知识都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目标设定的,而设定重难点知识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进而提升其数学能力。把握住重难点知识时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靠靠掌握好重难点知识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框架更为牢固,在处理数学难题时能有解答思路和方法,这样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才能更加有效,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结合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提问,这样能够在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夯实学生已有的理论基础,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自信。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诱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充分理解关键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认知。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但是要结合自身的数学能力,不能盲目提问,这样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才是有效的,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是有作用的,从而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也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提问,这样才能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满足小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其之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向萍.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索[J].华夏教师,2019(15):15.
[2]刘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李学海.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