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周贵如
[导读] 数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历史悠久,使用广泛,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学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成绩考核中占比较重的科目。数学教学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周贵如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金轮学校
【摘要】数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历史悠久,使用广泛,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学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成绩考核中占比较重的科目。数学教学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201-01

        数学思想方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一切领域渗透,在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目前,绝大数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学不能致用,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恐怕不能单单地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上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除了要学好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新课标》中就有如下论述:“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数学意识
        1.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时,可在观察中讲理论,从生活中引入概念,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兴趣。


例如生活中的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拔高度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成为我们引入正数、负数的实际背景;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等成为我们引入方程模型的实际背景。此法形象生动效果好,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高。
        2.贴近生活设计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通过解题,能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可联系农业科技、生产建设、商品流通等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对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把本地城区图放入课堂,让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城区有关部门的坐标,再根据有关部门的坐标确定其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
        数学基础知识就像是盖楼房时码的地基,如果地基盖好了,房子会成功的建造起来,并且十分牢固。但是,如果地基码不好,整栋楼房都会是危房。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老师不帮助这些初中生打好学习的基础,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后面的学习,所有学习的知识都是毛毛躁躁,学点忘点,根本不用指望学生会将这些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在一些事情上,可能需要数学帮助解决,但是,由于学生们没有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学生们将这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忘了,学习的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到了真正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时候,却拿不出来知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学生平时的基础没有打好。为了保证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时,可以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这时,就要求老师在教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的培养,不可以掉以轻心。
        (三)开展数学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数学既从实践中来,又将到实践中去,归根到底数学就是实践和运用的双向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墨守陈规,一定要与时俱进,开展有益的数学实践课,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结合数学知识,对相关联的概念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强化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实践,应该应用于实践的道理。再者,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数学建模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因为,数学建模作为联系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在建模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已知条件,而需要学生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炼、总结,从而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同时,在建模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熟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的过程,从而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其运用数学的能力。
        结语:
        总之,在我国发展的日益快速的今天,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缺少人才,而数学教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数学教学,完善数学教学。相信,随着教育者的不断努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会在数学教学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张长家.解答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1(02):61-62.
[2]严杰.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21(14):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