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谢文萍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和重视,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加强散文阅读,高中生可以有效地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充实语言文字,同时还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鉴于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有效地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详细分,以期为更好地实施散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谢文萍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和重视,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加强散文阅读,高中生可以有效地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充实语言文字,同时还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鉴于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有效地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详细分,以期为更好地实施散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99-01

        散文的突出特点“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题材、结构、写法等相对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写人、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但是,蕴含在文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由物及情、由此及彼、借助想象与联想、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物我交融,在优美的语言载体的映衬下,使读者领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道理。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起到启迪智慧、启发思维的效果。教师在具体的散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教学引导实践,使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有效方法,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使阅读实践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
        一、朗诵投入情感,领会散文意境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避免让学生对散文进行机械背诵,学生如果没有感情上的投入,那无疑是无效的背诵,不仅难以领会到其中的意境,还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韵味,感受散文内部的精妙,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完善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其次,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文笔风格,要体会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情意,读也是第一步。而这也是当前高中散文教学中最为忽视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朗读,课堂中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结果学生还没有读文章,探究也就被架空了。老师要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只有入情入境反复吟诵,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最后,对语言的品味。这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以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后进行总结,总结中升华。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样,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中,良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保障。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最大特点。“神”是散文的主旨,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虽然散文内容“散漫”,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展开阅读和分析。对此,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从整体感知入手,理清文章思路,从宏观层次感受和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实现与作者的共鸣。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整体浏览一下文章,以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散文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抒情性的散文,有叙述性的散文,也有阐述观点与主张性的散文,这种不同形式的散文,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做好教学准备,先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散文的形式,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散文教学,引导学生迅速、正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全文主旨,感知作者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起来就有了思路、有了方法,从而激发出散文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小练笔。
        三、重视审美认知的发展性,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标准体系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重视审美认知的发展性特征,不能让学生一次性掌握审美能力、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感悟,将他们的审美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任何事物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呈现一定的发展性特征,都是一个从认识到认知的熟练的过程,都是一个从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不能渴望一蹴而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审美标准体系。学生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阅读起来就会获得真正的感受和感悟。
        四、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文化储备
        为全面提高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积极拓展阅读教学渠道,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散文文化内涵加深了解,从而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储备。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散文名著,比如说《心灵百合》《林清玄散文》《川端康成散文选》等。语文教师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标注。将散文名著中抒写比较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整理成写作素材,为学生今后自主写作创作奠定良好的素材基础。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散文阅读体会,撰写阅读心得,创作读后感,从而加深学生对散文素材的理解层次。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根据散文阅读心得体会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散文学习经验的共享。
        结语:
        总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散文阅读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结合散文自身的特点,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朗诵投入情感,领会散文意境,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个人更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成为学生在散文学习中的榜样。发挥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 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彩云.基于语言积累和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探索[J].课外语文,2021(03):98-99.
[2]李娜.新课程标准下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高中语文问题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21(03):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