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周爱玲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周爱玲
[导读] 幼儿园的小朋友作为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发展,做好幼儿心理教育工作是每个幼儿园老师的重要工作。在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得到正常的认知发展和性格培养,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文章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幼儿的集体活动、一日生活中,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升

周爱玲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幼儿园  山东  威海  264300
【摘要】幼儿园的小朋友作为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发展,做好幼儿心理教育工作是每个幼儿园老师的重要工作。在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得到正常的认知发展和性格培养,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文章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幼儿的集体活动、一日生活中,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交流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24-0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推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幼儿展开耐心细致的指导,进而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
        1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开朗活泼的心态
        幼儿心理引导教育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活泼开朗的心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是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幼儿园益智教学、美工教学、心理课程建构教学等模块中都起着基础性作用。比如教师为幼儿组织开展益智区活动时,班级中的幼儿难免会有这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活泼型”“内向型”“多动型”等。不同类型的幼儿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参与程度等都有所不同。此时,为了让所有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共同进步,设置不同类型的心理引导方案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心理引导不仅能让幼儿的心理始终朝着正面、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塑造幼儿博爱的胸怀,并能有效缓解幼儿的胆怯心理,切实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1.2开展幼儿心理教育,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发展。幼儿园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序地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幼儿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例如,幼儿园可构建自身的园本文化,在幼儿园文化的建设当中,有效地渗透幼儿心理健康的各种知识。通过张贴“尊老爱幼”“尊敬师长”“传承孝道”“文明礼仪”“相互关爱”等贴图,帮助幼儿理解和懂得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和掌握这些道德知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幼儿的品性形成。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当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的孩童心智尚未成熟,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发挥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方式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现状是,部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往往存在问题,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忽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在幼儿园中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能够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再加上家长没有发挥好自身作用,总是一致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好、穿好,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实质上这种思想意识是错误的。此外,教师对于幼儿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没有正确处理,不仅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展开,而且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容易使其产生心理障碍。



        2.2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通过对现阶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可以看出,心理教育的教育者以幼儿教师为主,但事实上,一些地区的幼儿教师在心理教育方面还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此外,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和认知相对较少,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不仅很难及时纠正幼儿的心理问题,也无法预防幼儿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此外,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因此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没有专业教学培训的帮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为困难,制约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可以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缺乏,影响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改革的目标难以实现。
        3有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创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学方法不当是较为突出的因素。幼儿的接受能力比较弱,日常学习中往往会产生不良情绪。如今,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因为家长是幼儿成长阶段接触最多的人,家长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够更好地对幼儿展开家庭教育指导,这关乎着孩子日后的人生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必须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家长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展开。其次,教师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角色扮演法或者表演游戏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再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幼儿向自身看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利。总之,教师要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幼儿心理品质、情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指导。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最终获得最理想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确保每一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2加强专业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促进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园也逐步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如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幼儿园心理健康、到幼儿园举办专题讲座等。现阶段,我国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以幼儿教师为主,因此,要想提高幼儿心理教育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培训,解决教师能力不足、专业性较差等问题,进而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3通过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我表达”游戏活动,为幼儿准备“开心的小熊头饰”与“不开心的小牛头饰”,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佩戴代表自己心情的头饰。这时教师就可适时地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选择“不开心的小牛头饰”的幼儿,教师可与其谈心,倾听其“不开心”的原因,帮助幼儿打开“心结”,让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具备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通过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巧妙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使其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这直接关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要想获得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优化幼儿园内部育人环境,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构建。如此一来,既能够让幼儿形成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也可以提高其整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24.
[2]伍灶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发展[J].教育界,2020(24):76-77.
[3]郝艳霞.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