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画数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俞丹燕
[导读] “画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题目更加直观的以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对数学题目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运用“画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很好的解决。“画数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俞丹燕    暨阳小学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画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题目更加直观的以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对数学题目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运用“画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很好的解决。“画数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画数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20-01

        小学生在思维逻辑和认知发展上还不成熟,并且他们有一定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要是通过图形、符号以及动作来完成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借助动作与图形进行数学的学习。随着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慢慢的脱离形象思维,开始进行理性的分析。“画数学”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中“画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1.1直观画图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还不成熟,对于数学当中的运算符号和性质的认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文字没有很大的兴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若是在教学中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动手画图来解决问题,就可以让他们在玩中轻松地学会了数学知识{1}。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解脱思路,还能让他们找到问题的重点。例如,在二年级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乘法问题,小若是纯粹的让学生们列式计算,那么解决起来就比较有难度。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画图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2图形可以使抽象的问题更加直观化
        在小学二年级时学生会学习广角问题,这就会有拼接等问题出现,教师利用画数学的方法让学生的动手画一画,使学生们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把一个角切成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图形,切开之后,它们的角度会有什么变化等,要是只是让学生靠想象来解答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画图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其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小学数学教学中“画数学”的策略
        2.1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然而,却对直观的事物有着较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越是直观形象,越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直观图来让学生理解抽象的题型和概念,把具体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2}。比如,二年级学习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学习内容,这是数字的加减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可以快速的解答出这种问题。


若是对学生提出问题:在拔河比赛中,男生有10人,女生比男生多3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这时学生们都会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0+3=13。这在表面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要问学生为什么要用加法,学生会说因为女生比男生多。若继续刨根问底,学生就不会回答了。可能有的人认为刨根问底没有意义,但事实上,学生对于加法与减法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看见多就用加法,看见少就用减法。若是把上面的问题换一种形式,男生比女生多3人,可能还会有学生看见多的字样就会用加法。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采用“画数学”的教学方法。在画图的时候,学生也就对男生和女生的独立性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对于二者的多少关系有一个清晰的梳理。这样在这图形分析的时候也更容易将算式和数字图形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数字计算过程的掌握。
        2.2利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求小学生要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能够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可以正确的提取出来,进而引申更多的问题{3}。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于常见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快速的列出算式,写出答案。然而,面对不常见的问题就会“全部沦陷”,这在学生学习乘法时是最为显著的。学生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有效的提取,大多数运用的是直觉解题法,对于题目的理解全凭感觉,无论对错。还有一种情况会使学生“全部沦陷”,就是对于数量进行多次变换,并且提供了条件较多时,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就会顾全不周,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列出错误的算式。对于这种实际问题,教师就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比如,小兔子上午去地里拔萝卜,每次拔四个萝卜,共运了四次,这时它发现地里还剩三个萝卜,问题是,地里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萝卜?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动手画一画,把小兔子运萝卜的过程用图形体现出来。这时,学生就很容易的画出来,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对于不懂的题目,可以运用画图的方法来进行思考,进而采用最合适的计算方式。
        2.3利用图形进行复习拓展新思路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日常的思维是正向思维占主导地位,这样长期下去,虽然学生的正向思维会得到提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其他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还是以拔河为例,上面提到,男生有10人,女生比男生多3人,那么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对于10+3=13这个等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动手画图来确定它的正确性。对于图形的直观参照,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10是男生的人数,而3是女生多出的人数。因此,答案是正确的。由此可见,对图形的充分利用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事物要比抽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和吸收。所以,在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对于数量关系等抽象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画数学”的方法进行教授,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画数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娟.小学数学教学中“画数学”策略例谈[J].文理导航(下旬),2020(08):43-44.
[2]王锐.“画数学”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妙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137.
[3]周君."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00(007):P.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