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王翠维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文字理解能力。在这一阶段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是重点教学内容,根据小学中段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审题方面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学生们会因为审题出现的错误影响做题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们需要对学生们的审题能力进行引导和训练。文章主要针对学生们审题能力出

王翠维    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文字理解能力。在这一阶段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是重点教学内容,根据小学中段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审题方面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学生们会因为审题出现的错误影响做题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们需要对学生们的审题能力进行引导和训练。文章主要针对学生们审题能力出现问题的具体特征和原因进行深入性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学生们审题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审题能力;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17-02

        一、引言
        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审题过程当中会出现审题错误表现在少看或者看错题目情况,审题错误就会造成做题错误,从而对学生们做题质量和效率带来严重影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在审题的初期没有用对方法,同时还存在学生们粗心大意、很难抓住关键词、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原因。所以提高学生们的审题能力对学生们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小学中段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们审题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们需要对学生们审题能力予以更多关注,为学生们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文章主要针对小学中段学生审题能力培养进行主要研究。
        二、小学中段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审题已经成为培养学生们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们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要对学生们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和贯彻。
        三、学生审题出现失误的表现和原因
        (一)学生们在审题中不仔细、缺乏耐心
        小学中段的学生在离开老师阅读题的初期,在审题的过程当中没有足够的细心,甚至有的学生审题过程当中还会出现漏字的现象,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导致审题错误现象发生。并且还有的学生在理解题意过程当中对数字语言的转换不理解。
        (二)不能够提取题目关键词
        学生们在审题的过程当中不能够有效抓取题目中的关键词,导致学生们的审题出现错误。这种审题现象是学生们对题目当中的隐藏条件忽视,或者是对其中多余的条件纠结,不能够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掌握。
        (三)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审题习惯
        有的学生在做题过程当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过程当中遇到难题,不会对条件进行分析,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们没有对审题予以更多的关注,不愿意在审题上浪费过多时间。还有部分学生在复习功课的时候,因为作业繁重不认真审题,只是对出现题目进行大致浏览,从而导致许多隐藏条件没有阅读出来,导致整个题目做题顺序出现错乱,致使题目结果不准确。
        所以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学生们的审题能力予以更多关注,让学生们充分地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们审题能力,按照课程的规划给学生们一定时间对审题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的对题目的隐藏条件进行筛选,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做题能力。
        四、提升小学中段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
        首先,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审题意识,日积月累地对学生们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因为学生们的审题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训练培养成的习惯。


教师们要有培养学生们审题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们要监督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要对学生们审题习惯进行引导。
        其次,注重细节培养。养成良好审题习惯关系到学习数学的质量和做题的水平。学习习惯是能够对所学到知识之间进行紧密联系的纽带,应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如果不对学生们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改变,那么就会很难对学生们不良学习行为进行制止。所以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学生们行为举止进行细心观察,当发现学生们学习上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时,要对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对学生们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最后,要及时地鼓励和激励学生。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对不良习惯进行改正,促进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建立奖励制度能够让学生们对学习习惯和行为予以关注,让学生们积极地融入审题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只有学生们有了积极主动意识才能够深刻了解到审题的重要性。
        (二)对数学文字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审题能力
        学生们在审题过程当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都是由于题意理解不正确造成的。所以培养学生们对数学文字的理解能力十分重要,提高学生们审题的能力,就能更简单地解答问题,小学中段学生对文字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能够让学生们对数学文字深刻地理解,能够对数学文字当中的隐藏条件进行有效分析,为学生们学习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图形或者计算公式的形式对题目进行转换
        学生们在遇到复杂的题型时,通常会出现厌烦情绪导致对题意错误理解现象的发生。举例说明,在对千克、克、吨的题目计算过程当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将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公式写在验算本当中。题目当中的条件在验算本的换算公式下边进行计算,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将题目进行解答,将数学文字转换成为计算公式,让原本抽象的语言以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达,学生们更容易地理解题目当中的意思,快速地解答问题,以直观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提高学生们解题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审题方式和方法的积累
        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是需要经过长时间训练形成的,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转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对題意有更好的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良好的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有重要影响,小学中段学生在数学审题过程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问题进行审查,对题目当中关键词不能够有效地提取,没有形成良好审题习惯,导致学生们经常在审题的过程当中出现错误,进而使学生们做题能力和做题水平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显得尤为重视。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培养学生们审题能力,让学生们形成良好审题习惯。教师们可以采用奖励的方法鼓励学生们对审题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们在审题的过程当中能够发掘关键词,对题目当中的数学语言和数字进行转换。另外还需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对做题的方法和审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积累,避免在学会了一种方法,在应用另一种方法的时候就会出现混乱现象,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审题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们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也会积极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符巨勇.小学期间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措施研究[J].才智,2018(15):104.
[2]胡伟伟.下笔必“审”: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J].求知导刊,2019(17):130.
[3]马金平.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40-43.
[4]王义峥.浅析小学数学中段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