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内涵与应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李颖
[导读] 运用操作性强的方法对小学数学学业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与导向的作用,这对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课标》阐述了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内涵,为实现数学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为使不同基础与个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业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余提高,文章重点探析了在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颖    信阳市第十三小学
【摘要】运用操作性强的方法对小学数学学业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与导向的作用,这对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课标》阐述了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内涵,为实现数学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为使不同基础与个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业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余提高,文章重点探析了在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学业评价  小学数学  内涵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54-01

        前言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就是依据小学数学新课标准精神,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过程和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效果所做出的一种评估过程。评价的意义一方面是全面考查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数学教师与学生家长提供具体、详实的参数,从而为教师与家长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传统的学业评价通常是采用试卷得分的方式来对小学生进行测评,来检验小学生获取书本知识的多少,进而衡量教师教学的效果。这种传统评价模式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但不能全面的对小学生数学学业进行综合性评价,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过程、情感与价值观等非学业素质的测评无法精准的体现出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小学生的数学学业评价工作要扬长避短,除旧布新,既要考虑到简便易操作因素,又必须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为此,近年来,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与探索所积累的一点成功经验,现分享如下,希望能对当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点理论参考。
        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内涵
        (一)知识技能层面
        数学知识技能是小学生数学认知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课标》针对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与目前国家教育部对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要求,从“知道、理解、应用”三个方面细化了要求。“知道”就是能记住所学习的概念、规则等基本知识;“理解”就是指能够抓住本质特征,明确概念与规则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应用”是能够恰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层面
        “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是实用性的一种体现,其要求小学生要在掌握数学概念与原理的基础上,能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进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常见的一些数学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本真。为此,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侧重于小学生能力的专项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情感与态度层面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众所周知,产生兴趣是积极参与的诱因,端正的态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支撑。《课标》中强调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的过程,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等非理性因素。为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自主探究,进而树立自信心。



        (四)日常数学学习行为层面
        数学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必须要注重日常的积累。重视对小学生数学日常学习行为方面的评价,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稳固与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此外,此举还能有效规避期末一考定乾坤的“试卷考分决定论”带来的拘囿,能充分反映出小学生的纵向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框架中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能体现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实现“让不同的小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1]
        二.小学数学业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为提高对小学数学业评价的实效性与时效性,首先要关注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体系既要简便易行、同时还要科学合理。为便于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作用,奖励措施可为首选之一。例如可在教室后墙上的表扬栏中为该生粘贴一个小苹果贴画,当小苹果贴画奖达到一定数量时升级为新的奖励(粘贴一面小红旗);贴画不难,粘贴也易操作,对小学生而言,此举能激发小学生为荣誉而战,学习动力就越来越足。一学期下来之后,再采用适当的评语和等级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小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与信心。[2]
        (二)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每个学生都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此外,学校可以尝试推行实行“二次考试”方案,对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小学生,可选择第二次考试。事实证明,此举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能使每个小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鼓励,进而能发挥出主体效应,数学学业切实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3]
        (三)营造小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氛围
        小学生数学知识自我建构,在他们之间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评价与互评中形成也非常重要。自评过程也是小学生自查个人数学知识的汲取、技能的获得、态度的转变及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照老师的要求及个人心中的标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步幅度等因素进行简要的认知与断定,通过比较之后。其次,数学教师应关注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评价,因为同伴互评往往能找出自己难以发现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互相鼓励,互相进步,促进共同发展。
        (五)评价的结果要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为提高对小学生数学学业评价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应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合,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为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建议多采用简洁易懂的激励性词语或短句。
        结语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作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教师掌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概况,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探寻根源所在,进而帮助数学教师思量对策,调整方案,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践中要做到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多样化,营造小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氛围并突出个性化评价,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基础与个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华,卢江.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1,10(10):53-59.
[2]金跃华.浅谈低年级数学学业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3:30-31.
[3]周素芬.小学生数学学业评价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9-120.
[4]伍军.小学数学学业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与反思[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9:104-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