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赵雪兰
[导读]

赵雪兰    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中心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53-01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便是历史。历史教科书写进的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 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已有耻等,是德育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融入德育教育,保证历史学科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就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1.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丰富道德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关键和重要。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自身的道德知识进行丰富。在此,我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展现出更加生动和形象的历史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抗美援朝》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播放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高尚品格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对历史事件形成深刻认识。这样,对学生的品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灵活教学方法,提升德育渗透的效果。
        我们想要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交效果,并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就应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重点创新。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处于新颖的教学模式中。比如,我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运用了比较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等进行教学。我把鸦片战争作为其对比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比的教学形式,就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也会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德育学习的重要性。
        3.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悟。
        想要更好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们便应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宣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历史材料中更好地感受到文化真谛。同时,教师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进行《南京大杀》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把史实播放出来,通过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仿佛身临其境,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会随之得到激发,最终更好地在学习中渗透德育知识。
        总之,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主要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积极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充分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保证学生的道德知识得到有效的丰富。同时,教师还应该运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保证德育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进行渗透和强化。教师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才会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悟,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初中历史教学一定会更加高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