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汉字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雷瑞玲
[导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千年沉淀演变成为当前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广泛地认可和关注,汉字素养也发展成为小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对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及字义,还要培养他们的汉字素养,以培养小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

雷瑞玲    山东省安丘市辉渠镇雹泉学校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千年沉淀演变成为当前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广泛地认可和关注,汉字素养也发展成为小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对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及字义,还要培养他们的汉字素养,以培养小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
【关键词】指向汉字素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50-01

        汉字是重要的文字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以形表义机制和规律自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智慧文化,体现了具象和抽象思维的有机融合。在小学语文识字过程要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而,教师在进行汉字识字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汉字字音、字义和字形的教学,还要给他们传授更多汉字知识,培养他们的汉字素养。
        一、结合构字机制和规律,引导学生科学识字
        基于汉字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结合汉字构字机制和规律,将原本抽象、线条话的汉字转化为具象意义的事物。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构字部件的含义,并尝试组合不同构字部件,探索其中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汉字思维。
        小学阶段学习的汉字多为基本字,这些字通常是重要的构字部件,比如在学习“病”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认识“疒”的构字能力,“疒”就像一张病榻,教师可以搭配病床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另外,“疒”的构字能力极强,以“疒”为部首,教师可以顺势教授“疼”“疾”“痛”“痘”等字,可见“疒”构字多于身体急症有关。如此,教师结合学生年龄和学情特点,尊重汉字构字规律,带动学生科学识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象形字是汉字母体,尤其具备画面感,比如“山”像是高低连绵的山峦;“月”像是弯弯的月牙;而会意字、形声字等则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生音,比如“岛”字,是指海面上突出的陆地,所以下面是“山”,小鸟习惯于停留在海岛上休息,因而有“鸟”在上面。识字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汉字,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汉字构造规律,激发他们的汉字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快乐识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即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对于识字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让他们开心快乐的识字。如此就需要教师创新发掘识字材料,合理筛选识字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体会到识字乐趣,引导他们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一)合理筛选识字内容。
        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字形,还要结合字音、字形和字义间的关系,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一般来说,对于会说且理解字义的词语小学生的掌握难度较低,超出小学生年龄范围且不常用的词语,他们的掌握难度较高,且更容易遗忘。比如,宝宝、宝贝这类高频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对他们的字音、字义已经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特别注意字形教学,“宝”字上方是“宀”,是“家”的上部分,下方是“玉”,家中藏有珍贵玉石,十分宝贝;醉心、醉酒这类低频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只在阅读中可能偶然接触,对于字音、字形和字义都不熟悉,尤其是字义格外难以理解。“醉”左边是酒坛状的“酉”,右边的“卒”表声,有竭尽全力的意思,“醉”从表面的意思上看是因为竭尽全力地饮酒而“醉”,“醉心”可以引申为对某种事物竭尽心力的喜爱。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字音、字形和字义一起教;稚子、嗜好这类词语远超过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通常情况下他们很难理解,整个小学阶段接触的机率也较少,容易遗忘,对此教师只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简单讲解即可。
        (二)科学选择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中要注重科学选择多种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科学识字,提高其识字效率,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实物演示教学,小学生多为具象思维模式,顺应他们的学习规律借助实物、模型等直观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比如在教授“笔”字时,教师可以拿出毛笔,让学生仔细观察,竹字头和毛分别代表毛笔的制作材料竹子和动物毛发;第二,画字教学法,汉字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图形文字,在教授这类文字时,教师需结合字形构造规律画出汉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界”字画出来就是一个人拿着工具在田地旁圈画出自己的领地,教师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学习画汉字,配合简单的画面,汉字就鲜活起来了。第三,规律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字规律,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比如认识“请”“清”“青”“情”“晴”“精”“睛”,举一反三,经过总结这些汉字与其部首间的关系总结构字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随文识字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情境和语句的连贯性,引导学生随文正读音,随文记字形,随文解字义。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关键字词为纽带,探索汉字字源和文本内容的关系,通过汉字溯源故事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中,指引他们在文本阅读中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库。如此,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生字词,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也能同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文本营造的语境学习生字词,达到对文字符号的清晰记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词。
        三、总结
        总而言之,汉字传承发展几千年,具有取之不尽的文化基因,学生学习汉字,提升自身汉字素养,既能促进自身创新思维发展,又能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构字部件的含义,尝试通过构字机制和规律,引导他们科学识字;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筛选识字内容,科学选择识字教学方法,带领他们结合语境随文识字,引导他们快乐识字,着力推动小学生汉字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薇.指向汉字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江苏教育. 2018(65)
[2]邵文倩.指向汉字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