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读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张倩
[导读] 数学在小学这个阶段是一门重点科目,在新课程的改革发展之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各方面数学素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数学教学任务。本文从小学数学读写教学的角度出发,从读写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法、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方法三个方面讨论了关于小学数学读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

张倩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东校区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数学在小学这个阶段是一门重点科目,在新课程的改革发展之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各方面数学素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数学教学任务。本文从小学数学读写教学的角度出发,从读写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法、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方法三个方面讨论了关于小学数学读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写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43-01

        读写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交流表达语言信息的重要方式途径。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读写能力更是十分重要。“读”就是阅读数学课本以及与数学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从而积累数学语言,收集并整理信息。“写”是用数学的观念、思维和语言表达数学学习思维过程。对于读写教学,笔者提出几点心得体会。
        一、数学读写教学的意义
        提到写,人们总会想到语文、英语,它们是语言类的学科,和读写密不可分;但是对于思维抽象的数学学科,人们对它的运用多侧重于逻辑性的探究,却忽略读写能力对数学的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这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完成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时代正确的选择,若是只重视数学的逻辑性,只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读写能力的提升,则很容易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失误。【1】
        比如,学生很容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例如这样的题目:“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2/3,距离中点16.5千米,请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如果审题不清,学生很容易将“行了全程的2/3看作行到全程的2/3”,出现这样的情况,题目就完全改变了意思:“从甲地到乙地,行到全程的2/3,距离中点16.5千米,请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若是做这样的一道题,出现失误就在所难免了,学生本来会做这样的一道题,也思考出了解题思路,可是因为读写细节没有落实,出现错误。因此,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题目阅读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方法,是数学素养的外在体现。因此读题一定要注重方法,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是前提,读懂是目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肯定不止一种,学生理解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过程,要以主动性和主观性为基础,方法的重点就在于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读”就是阅读数学课本以及与数学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从而积累数学语言,收集并整理信息。要提高阅读能力,平时要多读,读课本,读题目。要有自主性的读,切忌教师代替学生读,遇到重点内容一定要圈点勾画出来,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要进行标记,课后积极思考主动询问,待弄懂题目再进行旁边批注。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例题的时候,很多教师习惯性将题目读出来:“公园有一块圆形草坪,它的直径是20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二问,如果沿着草坪的周围每隔1.57米摆一盆兰花,要准备多少盆兰花?”学生不自己阅读,只听着老师读,这样的方法是很容易让学生忽略一些题目的细节的,像这种一共有两小问的题目,如果学生自己阅读再进行解答,很容易遗漏掉第一小问,只解答第二小问,但是老师来读,就会突出重点,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说,老师读题目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越来越马虎,对题目越来越不细心,这样是不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强调自主性,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不论是题目,还是知识点,细致地阅读才能充分理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数学书写能力
        读写拆开来看,是“读”和“写”。等同于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书写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同样十分重要,不可或缺。“写”是用数学的观念、思维和语言来表达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方法和结果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书写活动,有书面作业、反思笔记等等。学生应坚持养成自觉梳理,归纳总结,反思数学学习结果的习惯,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书写能力。
        例如,这样的判断题:“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这句话是错误的,余数应是0.1。若学生因为马虎粗心,丢失了小数点,就要将原题抄录在错题本子上,并在一旁标注自己做错的原因:“忘记了小数点导致错误,做题要注意小数点。”这样的话。又比如:“毛毛和小兵在同一个商店买同一种练习本,毛毛买了6本,小兵买了4本,毛毛比小兵多付了8角钱,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题目正确解答方式应该是8除以(6-4)的差,但是有的学生会弄错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而导致出现错误。这就是概念掌握不清晰的表现。这样的情况也应将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并写清楚题目错误原因及反思。通过规范,清晰,认真的书写,是一个逐步提升书写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也越来越强。
        综上是基于小学数学读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数学读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学生要达到对知识点和题目的充分理解,就必须对解题的方法、过程等有清楚地认识,读写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题目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田凤姐.浅谈小学数学整数读写教学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小学版),2015,000(007):323.
【2】剡成兰.小学数学教学也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00(023):88-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