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王容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王容
[导读] 生物是对自然界的生命状态以及生物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因此对实证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就是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较多采用实验教学的原因,同时,实验也是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综合认知的主要途径。本文将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王容   四川省江油市长城实验学校  621700
【摘要】生物是对自然界的生命状态以及生物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因此对实证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就是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较多采用实验教学的原因,同时,实验也是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综合认知的主要途径。本文将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35-01

        1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动脑、动手环节的衔接不是很好,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中,都是教师提前设定好实验步骤,同时教师提出一些生物问题,但是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能展现出生物实验的育人效果。
        其次,学生缺乏参与生物实验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把生物器材、材料提前准备好,实验步骤也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只是机械式地做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仅仅把学生的生物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课堂发言能力等的评价,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生物实验课堂的自信心。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2.1对课本案例进行补充实验,达到优化效果
        部分初中生物知识仅凭借课本的案例内容很难完全让学生了解对应的生物特性和知识要点,所以教师需要通过补充实验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效果和了解的程度,这种方法一般称之为补充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按照流程进行操作,获取更为直观的结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内容的运用效果。
        例如在植物根茎的传导功能中通过理论解析和案例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这种传导功能实际上和人体的血管传输血液完成养分供给具有相似性,但是学生对于这种运作过程缺乏直观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植物根茎剖面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一运作流程。首先通过根茎透明的植物,例如白菜根等植物作为实验素材,进行剖开处理后用红墨水滴入根茎,能够清晰地通过剖面观察到红色液体逐渐吸入根茎叶脉中,能够更加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植物养分运输的过程,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加深原本的案例实验印象,让学生能够从更加综合的角度理解生物知识,在记忆效果上有更大的提升,帮助学生将知识体系的完善做到更好的水平。
        2.2开展多元化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仅仅以学生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问题,要注重开展多元化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教学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实施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在师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评价中,能够知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正,为学生展现出最为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其他学生口中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与进步,取得优异的生物成绩。


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生物实验教学评价中融入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分组展开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根据男女学生比例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最好男女搭配,让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分散在各组,可让其担任小组长。分好小组,选好组长,每个分组实验可以让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如甲负责清点仪器,乙负责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丙负责实验后清理桌面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实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观察发酵现象》这一实验,需要矿泉水瓶、酵母粉、白糖、温开水、小气球、烧杯等,而这些材料只有烧杯可以在实验室登记使用,其他的都可以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去分工搜集。其实初中阶段有很多实验中的器材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准备,这样既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理念。
        2.4情境化教学对生物实验的优化提升
        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及实验操作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自我操作的独立意识,所以教师在开展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优化效果应该选取一定的题材交由学生自行操作,独立完成获取实验结果。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这种方法一般称之为情境化教学,在生物实验优化过程中属于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方法。情境化教学模式对生物实验的效果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尤其在生物实验的反思效果上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效果,促进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实际知识
        例如,在对青蛙解剖了解生物电流的存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这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展开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研究的兴趣,并且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全程跟随保证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效果,避免发生意外。
        2.5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生态意识
        初中生物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生物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展现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生态意识。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这也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同时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比如,在日常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调查农田、公园、校园的生物种类等”,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清新空气与美景;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酸雨对于生物的影响”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污染对于人类以及生物的危害性,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3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生物实验操作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实验步骤与内容,运用所学生物知识来解决生物实验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秋华.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29.
[2]周立有.优化生物课堂实验教学“三部曲”[J].才智,2019(20):62.
[3]马兰英.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