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章晓玲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章晓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各种问题也备受各界关注,而到底该怎么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对音乐教学的局限,让初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成为了每个音乐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

章晓玲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第二中学  5159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各种问题也备受各界关注,而到底该怎么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对音乐教学的局限,让初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成为了每个音乐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初中;音乐课堂;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58-01

        引言:音乐是初中生综合审美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借助音乐魅力的熏陶和渗透,帮助初中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提升初中学生感受美、追求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初中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但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中,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枯燥的教师领唱、无趣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很难感受和品味音乐当中的艺术美感。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概述
        卡尔•奥尔夫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当中,他慢慢的总结出一种“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注重节奏和旋律的训练,并将其和基本的形体动作教学相互融合,引导初中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去感知音乐节奏,进而达到对音乐最本能、最真切、最热情、最直接的表达。相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注重初中生的内心世界。这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要以学生内心情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为根本出发点,去进行音乐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初中生和音乐艺术之间构建起最佳的沟通纽带;第二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对于音乐的亲身感受。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音乐教师被动的指导和灌输是无法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的,因此,奥尔夫则倡导让音乐教学逐渐回归人本,把人的思想、情感和喜好作为音乐体验、感知和创作的核心,重视人在音乐艺术创造和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去体现在音乐艺术当中的人文价值;第三点,奥尔夫教学法更侧重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学,音乐艺术是人类主观情感和精神表达的重要体现,个体差异化的客观存在造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强调 个性教学,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热情地参与到音乐的个性创造和表达当中来。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积极联系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构建融洽的音乐课堂氛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思想理念是让音乐回归人本。从音乐的起源来说,音乐是人类对于日常生活中多种情感的倾诉、抒发、加工、创作和表达。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教师应当努力构建音乐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寻找音乐素材,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音乐的本真,感受音乐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友谊地久天长》这一内容时,想要让教材中的歌曲内容更符合初中学生的情感和心境,展现音乐艺术独特的情感表达魅力,音乐教师就可以适时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引导初中学生把歌曲和曲谱相结合,学生再根据生活中与同学以及好朋友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去深刻体会歌曲中歌颂的友谊之情;之后,音乐教师再为学生讲述一些历史名人的友谊故事,为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真挚友谊的难得和高尚,并根据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关爱来展现友谊的真谛;最后鼓励每个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全班学生再进行合唱,在歌唱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会,更加深刻、直接、热情的展现音乐艺术的情感内涵。
        (二)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相对小学生的活好玩的个性,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则更为安静和内敛,尤其是在音乐课堂上,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多数羞于表现自己和张扬个性,以至于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得不到学生的积极配合,这会阻碍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地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渗透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优化音乐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可以更直观、立体、生动的参与到课堂情境当中去感受优美的音乐艺术。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游击队之歌》这一内容时,音乐教学就可以为初中生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浓厚的课堂音乐氛围,让学生犹如亲临歌曲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和游击队员激烈奋战相关的影视剧短片,让学生感受到游击队员在抗战的时无所畏惧、勇于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相融合,只能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音乐内涵的理解与体会,去学习音乐中所体现的高尚精神,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音乐课堂的参与度、呈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提升音乐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才能够构建更为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再进一步构建生活气息浓郁的音乐氛围以及开创趣味十足的教学方法,去鼓励和引导初中生去进行即兴创作和即兴表演,在对音乐的感知、参与和体验当中去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郁燕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
[2]袁玉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实践运用[J].名师在线.2019(10)
[3]张玉红.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影响及教学建议[J].新课程(上).2018(12)
[4]肖霓娴.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