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改革措施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周华盛
[导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们基础学习思维和学习意识的阶段,在此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明确应用题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教给学生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们意识到应用题,学习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大山,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周华盛    遂溪县遂城镇附城中心小学  5243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们基础学习思维和学习意识的阶段,在此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明确应用题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教给学生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们意识到应用题,学习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大山,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阶段;应用题;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84-01

        引言:
        应用题教学组成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应用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与生活能够进行联系的一个窗口,数学应用题的存在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数学应用题,以生活化的场景和日常的口吻向学生们进行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在剖析问题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以此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供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们的应用题解题水平,为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奠定基础。
        一、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
        数学应用题是由文字组成的数学问题,该数学问题能够体现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数学应用题是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训练的过程,同时,应用题是考验学生们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思维非常跳跃,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联系性,那么他们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忽略题目当中的关键点,这不利于学生们的实际解题,学生在阅读应用题时,因为没有找到题目中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所以无法更好地解决应用题。
        (二)学生的解题思路较为匮乏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机械的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无法发散思维的情况,所以学生缺乏解题思路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没有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较低,这与教师机械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1]。
        二、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的途径
        (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们理解题意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看到文字较多的应用题时,便会产生畏难心理,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会产生偏差,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们理解题意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下面这个例题:
        印刷厂在上半年印书的时候印了四万册,下半年印书的数量是上半年的2.5倍,问今年平均每月印书多少册?
        在拿到这个题目之前,老师需要带领学生们进行题目的剖析,首先要明确题目所问的问题,题目的问题是今年平均每月印书多少册?那么,学生首先就要明确一年有多少个月,然后再用年的印书总册数去除以12个月份。这是一个总体的解题思路,然后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求,今年印书的总册数从题目中可以看到,去年上半年印书印了四万册,下半年印书是上半年的2.5倍,那么下半年的印书数量为40000*2.5=10000(元)
        那么全年的运输总数量为:40000+10000=50000(本)
        然后再用五万除以12,便得到了这个应用题的答案,从这个应用题中可以看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题意找到问题当中的关键点,使学生能够在解读题意的过程中养成勾画的好习惯,以此来提高自身解决应用题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们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应用题时,以更加有效的方法求解
        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这是导致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小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们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应用题时以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求解,不同的学生在教教师鼓励的过程当中都能够得到发展,对于那些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生们而言,他们的数学技术比较好,在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时,能够使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发散。学生们思维进行发散的过程,就是自身多样化解题思路在不断探究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学生们进行应用题解决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们发散自身的思维,不要固定学生们的思维,一旦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固化,那么它们便只会用传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会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降低,所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多样化解题思路十分的必要[2]。
        例如下面这个问题:
        六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二班两个班,一共有98人,一班比二班多了六个人求两个班各有多少人对于这道题来说,学生们可以列方程解释,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这些都是打破学生们传统解题思路的方式,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先引领学生们对题目进行审视,然后鼓励学生们去发现自身的思维,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够令应用题的解题效率更高。
        三、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应用题都来源于生活,并且也能够被小学生们应用于生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师需要在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学生们的生活化意识,在学生们意识到数学问题并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而是与生活进行密切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进行解题思路的构建,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构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以解决学生在运用题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不断发展,令小学数学课堂在应用题能够顺利解决的前提下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邬琪红.小学数学应用题错误归因及解题能力培养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1(01):49-50.
[2]程军昌.变式练习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20(31):55-56.
[3]关雪.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20(18):49.
[4]林帆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探析[J].科普童话,2020(06):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