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讲话的艺术”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李洁
[导读]

李洁   哈尔滨市道外区龙江小学
内容【摘要】作者主要针对当前学生心理特点,根据自己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如何运用讲话的艺术的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81-01

        当然怎样将班级管理到位,怎样才能将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此,笔者就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讲话的艺术”的和各位专家商榷,敬请批评指正。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项科学的教育艺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尤其是讲话的艺术,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班主任是教育的管理者,学生则是教育的被管理者,在这个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要使教育管理的对象乐于接受教育,并且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提高思想教育的可接受性,班主任面对学生的讲话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倘若掌握不好讲话艺术,是很难有效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成功地治理好一个班级体的。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班主任唯恐自己在学生面前威信不高,唯恐话讲得不多不透,因而抓住一切机会大讲特讲,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可是效果不佳,学生并不领情;而有些班主任平时不苟言笑,少言寡语,把时间花在观察和思考上,说话也很精炼,惜语如金,抓住关键,以一当十,学生感觉很受用,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也高。上述现象,究其原因,如果排除其他因素,主要还在于班主任讲话有无艺术。前者错误的认为,班主任的话应该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殊不知,“兵贵精,而不在多”。后者则做到了言简意赅,言简意诚,言简意丰,话讲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班主任老师讲话的艺术,掌握运用好讲话的艺术,就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话要说到“点儿”上。
        古人习剑,讲究“有的放矢”,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到把话说到点儿上呢?
        第一、要把握说话的时机。话说的过早或过迟,都不在“点儿”上。所以班主任要把握好说话的火候,善于抓住说话时机。比如,班级要召开一个“学生上网问题利弊谈”的主题班会,如果班主任老师先入为主,大讲特讲上网的危害,而不让学生根据具体事例充分讨论,自己待机而发,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结果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不能起到根本的教育作用。
        第二,要通过现象抓本质。班主任讲在讲话或是跟个别谈话时,一定要多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多调查就是要多观察,多了解,多倾听,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为,察其所安”。然后多思考,通过思考,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才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通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说话才会切中要害,说到“点儿”上。



        二、话要说到“心”上。
        首先要以心换心,那种在与学生交流时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的做法,注定是徒劳而功的。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交流,才会事半功倍。
        其次要动之以情。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情感动物,何况是一群朝气蓬勃、情感丰富的学生呢?班主任要善于用少年儿童火热的激情鼓舞学生,用教师赤诚的热情激励学生,用真诚的友情鞭策学生,用无私的亲情感化学生,用发自真心的话会感动学生。即使是批评的话语,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关心他,帮助他,爱护他。
        再次,要换位思考。正如俗话所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这样我们的心中才会少一份怒气,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和爱护,这时说出的话,才会让学生觉得顺耳,觉得亲切,话也会自然说到学生的“心上”。
        三、话要说到“理”上。
        这里说的“理”是指情理和事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除了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
        首先树立学生既朋友的观念。班主任跟学生说话,不要摆“师长”架子,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学生坐着与自己谈话,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和蔼,亲切。如果“师长”观念作祟,闭目在听,简单粗暴,结果很可能是强词夺理,上话不在理上。
        其次,要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学习说理的技巧,正如教学一般,要想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只有虚心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与学生交流时说话才能,高屋建瓴,入情入理,而不至于捉襟见肘,进退维谷。
        再次,多用辩证法,孔子说过:“过犹不及。”过头、偏激的话容易伤害学生,误导学生对有些问题的认识,班主任要尽量避免说过头偏激的话,与学生交谈时多用辩证法。具体来说,一是要一分为二,比如说到某个学生身上的不足时,同时要肯定他身上的优点,说到他的成绩时,还要指出他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例如跟学生交流时谈到他身上一些看似很小的问题时,就应指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由量变到质变的后果。三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的知识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总与身边的人和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学生不懂这个道理,追求所谓的个性,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不良的生活和希望,和学习习惯是自己的事儿,与他人无关,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就要告诉他,就要告诉他,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是相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他人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注意个人修养。
        带好一个班级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但这两者都是先从班主任的讲话艺术开始,所以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讲究讲话的艺术,自己所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