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对叛逆学生的教育对策思考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吴雪莹
[导读] 叛逆时期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而且每一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现阶段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早熟现象越发明显,现阶段学生的叛逆问题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和家长的棘手问题,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对叛逆学生的教育对策思考分析。

吴雪莹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中心小学  525426
【摘要】叛逆时期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而且每一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现阶段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早熟现象越发明显,现阶段学生的叛逆问题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和家长的棘手问题,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对叛逆学生的教育对策思考分析。
【关键词】叛逆学生;班主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08-01

        孩子叛逆时期大多都是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但是又不能完全地脱离父母,叛逆的情绪就会产生。针对叛逆学生的教育很关键,如果教育不当就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小学班主任开展的教育教学是关键,要针对叛逆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加顺利地度过叛逆期。
        一、小学教育中叛逆概述
        叛逆是反叛的思想和行为的总体概述,违反了正常的规律,对于青少年时期叛逆,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思维上更加追求反叛的思维模式,更多的是寻求表现欲的展现,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心理成长的过渡时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更加希望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对于学生的这种叛逆的心理,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班主任,一定要加强叛逆学生的思想教育,应用有效的教育方法,耐心地开展叛逆学生的教育工作[1]。
        二、小学生叛逆行为原因
        (一)自身生理和心理原因
        小学叛逆学生一般高年级学生居多,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正朝着少年时期跨越,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层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这个时期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和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感受,因此会产生一些叛逆的思想和心理,班主任和家长对于叛逆学生的教育,通常采用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学生,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叛逆学生会怀疑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庭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和心理品质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的理解与引导,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会对家长的教育产生逆反的心理[2]。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性教育的主要环境,学校对于学生的不当教育,也是促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一大因素,教师开展的教学乏味枯燥,会使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对于教师不能一视同仁的现象,也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心理上的叛逆,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听取。



        三、班主任对学生叛逆行为的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正确的认知学生的叛逆行为
        小学班主任对叛逆学生开展教育的时候,要首先对学生叛逆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班主任要应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转化叛逆的行为,班主任要知道叛逆心理是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正常出现的心理状态,要调节自身对于叛逆学生的偏见,积极应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叛逆学生走出这个叛逆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班主任重视学生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
        小学班主任对叛逆学生的教育,应该要结合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点开展教育,小学班主任对叛逆学生的教育要做到设身处地为学生成长发展着想,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知道学生的具体心理想法,教师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开展叛逆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沟通一定是有深度的沟通交流,这样小学班主任才能更加了解叛逆学生的心理,开展适当的叛逆教育,避免重复性极强的单纯说教的教育,消除班主任与叛逆学生的分歧,最好的情况是班主任可以与学生达成共识[3]。
        用心沟通促进情感交流,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和学生有情感的交流,毕竟班主任开展的教学与工作是和学生在打交道,班主任工作开展最好的形式就是以关爱的角度开展教育,当然改变叛逆学生的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一个过程,需要班主任及家长共同合作,构建一个相对有效的教学氛围,对于叛逆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加以包容,和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感受,然后才能引导改正。教师理解学生才能架起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情感的交流,才能使叛逆学生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教师在理解叛逆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挖掘叛逆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自信心,还要和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用心倾听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不断的引导启发,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坚持长期的教育
        要想改变叛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的行为,小学班主任要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断的渗透教育,才会有比较大的成效,这个转化的过程又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在叛逆学生被教育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动摇的现象,以此,就需要小学班主任有足够的耐心,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叛逆学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往往就会因此失去信心,甚至于放弃叛逆学生的教育工作,这是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最忌讳的,因此小学班主任首先要清楚,叛逆学生的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次谈心一次教育就能够完成的,班主任对于叛逆学生的教育,要足够有耐心,肯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对叛逆学生的反复教育,做好长期教育的准备,才能确保叛逆学生的转变,不能因为叛逆学生的动摇,就放弃对叛逆学生的教育,这是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小学班主任要坚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工作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施教中,尤其是针对叛逆学生开展的教育,需要有一些注意的事项,小学班主任要知道造成学生叛逆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学生自身,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自身生理和心理原因、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都可以导致学生出现叛逆的心理,对于叛逆的学生的教育,教师要采取必要的班主任对学生叛逆行为的教育策略班主任正确的认知学生的叛逆行为;班主任重视学生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小学班主任对于叛逆学生的教育应该坚持长期教育。
参考文献:
[1]姚素芬.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神州(上旬刊),2020,000(008):68-69.
[2]张付玲,张付杰.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分析和策略优化[J].中外企业家,2020,No.680(18):208-208.
[3]胡靖.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对策[J].求知导刊,2020,000(011):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