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胡浩生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涣散,而且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去控制自己,他们不能够明确地知道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还不能学会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就要学会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一个责任,从而坚持不懈地去养成学习习惯。因为情景教学能够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基于此,对小

胡浩生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黑家堡镇中心小学  717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涣散,而且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去控制自己,他们不能够明确地知道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还不能学会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就要学会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一个责任,从而坚持不懈地去养成学习习惯。因为情景教学能够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式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33-01

        引言
        课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契机。如何才能获得“课起趣生”的效果,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够紧扣学生心弦,产生无穷的启动力。因此,教师要做创新设计,特别是小情境的创设,其操作简单,激发效果却很显著,对构建数学大课堂也有很大的帮助。小游戏、小故事、小问题、小实验等都是情境创设的重要选择。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一、利用游戏进行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是我国延续很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充分展现出教师的威信,但是不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毕竟学生是一个感性的动物,如果一味地听教师讲,学生就会觉得特别枯燥乏味。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就不会跟着教师的进度走,在课堂中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分散班上其他同学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当地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将教学内容有效地融入游戏中,在游戏中突出教学的重点,并充分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这部分主要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但是因为这部分内容不容易理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只有认真听教师讲,才能够真正理解,但是学生的注意力比较涣散。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这部分教学内容有效地融入游戏中,让学生通过做游戏进行学习。首先,为了让学生达到预习的效果,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展开图。在教授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上去,把自己准备好的图片展开在黑板上,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这些展开图的特点,同时也对它们的相关特征做一个分类。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特征,最终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的。



        二、小问题情境,启动大课堂学科思维
        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教学方式最为熟悉。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动力,是需要教师重点考虑的课题。小问题不仅追求问题的角度小,还要体现问题难度系数小,使学生思考起来不存在障碍,这样的问题设计无疑是最理想的。小问题和大课堂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和对接,因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在问题研读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例如,在教学“参观苗圃”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图片信息,同时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适时投放数学问题:“在节庆活动中,园艺师要利用120盆鲜花布设广场,18盆鲜花组成一个小图案,可以设计几个图案?还剩多少盆鲜花?”学生开始梳理和思考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提示,提示学生可以采用试商的方式,将18看成20,这样便能够顺利获得正确结果。于是,有学生这样解读问题:“如果将18看成20,120中有6个20,说明120盆鲜花只能组成6个图案,因为每一组多算了2盆,6组就多算了12盆,这12盆鲜花不能组成一个图案。”这样就厘清了问题,得出答案:120盆鲜花可以摆出6个图案,最后还剩12盆鲜花。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情况做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展开个性思考,寻找更为简单的操作方法。
        三、情境素材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情境素材为依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选择了怎样的情境素材,在课堂上,就有可能为学生们创设怎样的情境,由此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况来看,在情境素材的选取方面存在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情境素材来源单一。具体地,一些教师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影响,立足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情境素材。如此做法,尽管可以使教师获取丰富的情境素材,满足创设教学情境的需求,但是却很容易使教师对网络产生依赖,同时,网络上的部分信息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是相违背的,如此非但无法使学生们产生熟悉感,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影响数学教学的实施。以“出租车计价方式”为例,每个地区的出租车的起步价和计费方式是不同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选用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特点出发,充分将情景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也能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但是利用情景进行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创设出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在情境中学习,能够逐步增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最终让学生的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爱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天津教育,2019(36):38-39.
[2]王伯平.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9(36):58.
[3]刘演.谈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智慧,2019(3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