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张静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系统接受理论化逻辑思维学习,提升自身理性思维严谨性的重要平台,乡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条件设备相对落后,留守儿童、孤僻儿童等学生的特殊性,也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更好推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张静    广西省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洋桥小学  广西  玉林  537023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系统接受理论化逻辑思维学习,提升自身理性思维严谨性的重要平台,乡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条件设备相对落后,留守儿童、孤僻儿童等学生的特殊性,也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更好推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乡村地区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79-01

        引言: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认识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地区小学数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平衡城乡教育发展质量,从根本上改善乡村人口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切实利用好本地特色乡土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课堂整体教学成效便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乡村地区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本应是欢乐的课堂,是学生热情洋溢的场所。但是,就目前乡村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情况并不容乐观。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自身调皮捣蛋的行为较多,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自制性较差等情况较多,为顺应自主探究性学习而开展的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学生小组讨论的气氛不浓,重点不够突出,很难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较为薄弱。就数学老师自身而言,由于乡村地区教师培训机会较少、信息设备使用知识较弱,学习计会较少,许多数学老师的教学理念仍较为传统,以填鸭式教学模式开展接受学习的数学课堂较多,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在规范班级秩序与纪律内投入较多精力,导致数学老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上成了他们的短板,数学老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视野与参与数学知识竞赛的培养较少,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不到有效激发。
        二、提升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
        俗话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提高乡村地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从更新转变数学老师的教学理念入手,只有当数学老师能够真正树立并贯彻素质教育发展理念,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才会随之稳步提高。首先,数学老师应当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农村地区孩子,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个性化表达,不要过分批评苛责学生,以免伤害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其次,数学老师应当客观合理看待农村教学资源的不完善,要充分发挥自己才智,积极听取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教学材料的设计过程中来,调动起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乐趣与热情。比如,在讲到年月日时间变化转换的时候,可以结合孩子们平时农活的时间点,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立春、立夏、秋分、冬至等时令季节的时间点,将时间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再者,数学老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并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为乡村地区数学教学发展带去更为宽厚的知识储备。


农村地区本就条件艰苦,教育是改变乡村地区落后面貌的长久大计,为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老师应当积极主动参加数学职业培训、多了解同等年龄层次水平下城市地区数学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多多参加一些数学学习研讨会,向优秀数学教师询问教学经验与心得。
        2.创设提问化教学情境
        俗话讲“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问”,设置一些难度适当的提问,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目的的学习探究中来,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头脑思维,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思考、开动脑筋。首先,数学老师应当多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障碍所在,总体上对设问方向与重点有大体设计与安排,着力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提问情境,不可过分压抑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使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乐。其次,数学老师提问的难度设置不可太高,50%的提问难度效果会最佳,可以很好平衡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整体效益。在问题难度的选择时,要注重例题的渗透,教材内容是精心设计钻研的,具有内在知识体系框架结构的,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教学提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在知识做衔接。
        3.营造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学生之间本质上并无城市与乡村之分,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程度相似,心理成熟机制与发展机制大体相同,农村地区儿童从小便较少受到父母双方的呵护与关怀,学生的安全感相对不足,在学习层面的需求往往表现不够强烈。为此,数学老师应当通过家庭走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等方面,要与孩子家长保持定期化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家长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平时日常生活中数学老师也不应过分端着老师的架子,要走进学生身边,倾听孩子们的烦恼、做孩子们的知音人,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来自数学老师的关爱与呵护,进而由喜欢数学老师转换为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进而喜欢上学习这件事。
        4.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思维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数学思维建立的初始阶段,数学课堂的教学必须从关注学生头脑思维的构建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检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阶段孩子们爱玩、不爱学习,为应付课后作业和完成课堂任务,有很多孩子都采用抄袭他人答案的方式应付任务,对所学内容欠缺思考,长此以往学生惰性思维终会对孩子自身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小学数学老师要有意识地将学习重点放在课堂上完成,尽量减少课后作业的布置,亲自监督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例题,主动引导孩子们的小组合作谈论,并在这一过程中主动为学生解答疑惑,做好监督者、旁观者的角色。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系统化的,数学老师要一以贯之教材内例题的练习、课后习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出题,引导学生自觉发现出题陷阱所在,能够在反复的习题完成中构建起符合自己的做题节奏,推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综合考量课堂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学生自身的智力发展水平。数学老师应当在教学中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多花点时间学习新知提升自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教学资源,提升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玉兰.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2020,000(001):48-49.
[2]黄拔赛.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听课效率提高策略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No.698(25):84+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