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张永敏
[导读]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各种新兴教学方法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实践应用,但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活动的创新实践,却仍然相对较少,而对于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则恰恰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下,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记忆与理解。

张永敏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442200
【摘要】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各种新兴教学方法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实践应用,但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活动的创新实践,却仍然相对较少,而对于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则恰恰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下,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记忆与理解。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有效性;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77-01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单纯的以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再反复练习做题的方式进行,这样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只会导致学生“死做题”“做死题”。当这种教学模式显露出弊端之后,再结合世界教育的大趋势,体验式学习顺应而生。体验式学习以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获得实际体验为主,教师充当“准备人”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地付诸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这一策略,使小学生改变对传统数学学习的看法,进而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一、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立体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小组中的各个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一个大学要举办迎新晚会,学生会要采买五种学生喜欢吃的水果,他们组织了500名学生填表,然后请小组中的各个成员统计选择较多的前五种水果,并且制作出一个标准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师可以将水果调查的清单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分工完成资料的统计,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接着每个小组挑选出一个代表,将完成的、已经统计好的作业交给教师,教师进行评断,看学生统计的是否正确。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好地改进和成长,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也能够在这种模式中发现教学的弊端,及时调整课程设计,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开展自主探究的体验式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征引导其探索、思考数学知识,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创造空间,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模式限制。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图形知识,并且将其与平行四边形、梯形图形进行对比,总结出上述四种梯形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此后,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折叠、拼接等不同的方式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图形中所存在的数学规律,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体验中强化自身对于图形知识的理解。经过学生的不断作图、测量,并且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们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这些规律。由于教师在课堂初始引入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知识之间的连接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数学认知网络。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将课堂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自主探索、自主总结,由学生自己摸索、思考出来的数学规律、数学公式他们自然会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培养探究问题、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能够帮助其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铺垫。
        三、联系实际生活,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学习的趣味性会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数学题之间的联系有很大的兴趣,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元素,把这些元素加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通过体验式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如何把日常的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也是增加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点。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日常的生活情境来创建数学题,通过一些模型来直观地让学生进行学习,道具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鸡蛋、橘子、大米等,这些日常生活经常能看到的东西来进行场景设定。教师就是超市的收银员、学生是来买东西的消费者,按照学生自己的喜好来挑选物品,然后拿到前台进行结账。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又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会思考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会花多少钱?收银员应该找多少钱?这样参与感十足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创建思维,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增加了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结束语
        总之,通过开展体验式学习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过程,要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巧英.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0(12):153.
[2]尤雪琴.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1):79.
[3]朱宁.探究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