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王寿东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王寿东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深度衔接,同时让趣味性教学更好地做启蒙,让各层次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情感体验中开发智力、激活思维,在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发展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王寿东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小学  4422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深度衔接,同时让趣味性教学更好地做启蒙,让各层次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情感体验中开发智力、激活思维,在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发展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72-01

        引言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同时小学数学也是整个数学学习阶段的基础,只有地基牢固了,整个建筑才能更加稳当,所以小学数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什么事情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分散,自制力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造轻松课堂氛围
        数学课堂,相比较语文课堂而言,往往有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语文课上,老师将一些作文或者是历史故事,就能够很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改变课堂的氛围。同样,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数学课堂氛围的调整,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避免造成一种压抑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在上数学课时精神紧张。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本上,已经一改了以往全是例题公式的模式,更多地加入了一些插画,或者是例题以漫画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本上,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极大程度的利用这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原理的学习。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上有一道加减题,课本上就以小明去商店买铅笔,进行零钱倒换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书本上给出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对例题进行分析,通过一个加减法的故事,使学生处于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然后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数学原理。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很大帮助的。
        二、强调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教学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最为显著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接触到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所以对多媒体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立体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以“圆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动态演示关于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同时说说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方法等,在良好互动过程中巧妙引入“圆的面积”这一新课题并进行有效提问,比如:是否可以将圆转化为所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随后,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平均分成八等份、十六等份的圆形纸片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动一动、拼一拼、剪一剪、粘一粘,学生在互动、观察的过程中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次提问:将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等,如果一直等分下去,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中演示“圆的转化”,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探讨、交流、分析、总结,在问题解决中思考圆的周长、半径和拼出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宽有怎样的关系,在反思、质疑的过程中感知数学课堂的趣味,在思维激活以及发散的过程中轻松破解“圆的面积”课题的重点、难点、疑点。
        三、联系日常生活,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通过日常生活的方式把小学生的思维带到数学课堂中,这样更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并且通过数学的方式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知识的能力。以“百分数”为例,教师教学中可向学生举出生活中关于百分数的例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向学生重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随后,教师可以从物品成分比重、商品折扣、利率等方面入手,直观、生动地讲解百分数的知识,同时设置生活化试题,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试题解答得又快又准,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轻松掌握“百分数”课题知识,在趣味性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启蒙。
        四、和谐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互动趣味性
        数学课程,不同于别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长,其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如果不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足够的热爱,在学生进入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当中,往往会造成学习吃力情况的发生,同样不适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是,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在保证课堂纪律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与学生做朋友。对于一些数学成绩差的同学,老师应进行积极的引导与单独教学,切不可发生因为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差,老师对其进行辱骂的情况的发生,不单单是辱骂,一些严厉呵斥的语气也应取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心智本身就尚未齐全,对于老师这种严厉的呵责,学生往往会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这是很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所以在这里我们倡导老师要学会与学生做朋友,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开展一些趣味性游戏,这样既能达到活跃师生关系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达到增加数学课堂趣味性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绚丽的一笔,通过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思考,多运用,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数学教学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参考文献
[1]侯蕊菊.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67.
[2]黄伟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路径探析[J].中华辞赋,2019(09):165.
[3]曾香.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途径[J].科普童话,2019(14):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