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初探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雷义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各中学大力加强新课改的实施力度,主张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基于实验教学,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雷义    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学  33080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各中学大力加强新课改的实施力度,主张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基于实验教学,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初探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66-01

        引言
        化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变化规律以及性质变化,隶属自然范畴,大多数理论是基于实验而来的.由此可见,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创新优化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通过展示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和认识化学科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化学素养。
        一、创设化学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实验是基于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和现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相比于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它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其背后所存在的原理,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实验教学的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实验探究的兴趣。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的方法,将实验的开展目的、理论研究和意义间接、形象地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其更加全面且深刻地理解各种化学实验,并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以氨气溶于水为原理的喷泉实验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公园等场所的喷泉图片与视频,并提问学生“你们在实际生活中见过喷泉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喷泉能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水?”。教师利用图片、视频和问题来营造了喷泉喷水的情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进行思考与讨论,做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有的认为喷泉下面安装了水泵机械,也有的认为喷泉下面发生了化学反应等。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创设情境:平常我们见到的喷泉水都是正常的颜色,那么你见过红色的喷泉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氨气与水反应产生红色喷泉的实验,学生对此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情境的启发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实验的反应原理,即氨气的两大性质,一是极易溶于水,二是遇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试剂遇碱呈现红色,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过程,让学生亲手创造并观察红色喷泉,使其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分析学生发展,合理构建小组
        实验的进行一般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开展的化学实验一般都是非常简单的小实验。而那些需要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实验,就需要教学生通过合作的进行加以完善。


相对应的,为了达成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就需要能对学生小组的有效构建方法进行研究,联系实际情况构建有效化的学生小组。一般而言,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分别为学生自由分组、按学生能力发展分组、按学生座位分组。在这三种分组方法中,学生自由分组的分组速度较快,且划分成的学生小组其配合默契程度较高,但相对应的,学生小组间的能力发展差异较大;按学生能力发展分组,这一分组方法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其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实施相对应的分组。这样划分而来的学生小组其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类似,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究进行;按学生座位分组是最为快速的分组方法,其可以直接按照教室的座位编排学生的小组。在这三种分组方法中,笔者认为按学生能力发展分组最为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一分组的有效进行,教师就需要能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进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一实验的探究时,为了保证各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实验探究,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学生小组构建时,就需要能明确分组的原则,实现学生小组的有效化构建。在其中,教师就要能在课下联系学生的能力发展层次进行研究,将学生按照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教师要能先确定每一个小组的组长,保证组长都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在组长划分完成后,教师再向各个小组进行组内人员的填充。这样一来,当化学实验的小组得到了有效的构建,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就能得到保障。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实验内容都可以很轻松的在现有条件下完成,有些化学实验对于实验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操作上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类实验很难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完成。对于这样的实验类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实验的展开提供辅助.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搜寻一些相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就实验的整个过程做仔细观察。同时,教师还可以广泛搜集一些关联的素材内容作为知识剖析解读的依托,让学生可以看到这些实验的真实过程,建立良好的学习认知.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很好地化解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障碍,能够促进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让相应的知识内容可以有良好渗透。仍然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为例。在学习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时,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绿豆大小的钠、钾分别与水反应,然后需要学生根据两组实验现象得出钾比钠活泼。教材再提供实验事实:铷、铯与水的反应比钾与水的反应还要剧烈,它们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根据教师的描述,学生可以很快得出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铷、铯与水的反应显然无法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完成,并且这两个实验及其危险.但是,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感受,并且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搜集相应的实验视频素材,课堂上通过给学生呈现这些内容让学生有直观学习认知.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好的化解了现有教学条件下存在的困难和局限,会让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学习印象,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与推动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创新优化高中实验教学方式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理应知道实验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做出思考与总结,通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其化学素养的形成,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兆俭.有效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3):131-132.
[2]王孝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9(42):50-51.
[3]温飞鹏.试析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8(33):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